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有色金属矿山职业伤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发表日期:2011-05-04 09:25:16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摘要】  目的 探索有色金属矿山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及其关联程度。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职业伤害者为病例,未发生职业伤害的职工为对照。结果 矿山职工安全认知因素得分越高,职业伤害发生的可能性越小。职业类型、工作岗位、工种、总工龄、工作设备运转、物体摆放、处在不安全位置、感到工作有压力、文化程度是职业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有色金属公司矿山发生职业伤害与职工个人、劳动条件、劳动组织等方面关联。职业伤害预防和控制应考虑作业场所的危险因素,保护重点人群,开展健康促进计划。


【关键词】  职业卫生;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y on risk factors of occupational injuries at nonferrous mines 


  MENG Yun, PAN Heping, SHI Xiaohe, YANG Linsheng. 


  Tongl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ongling  244000, China;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Statistic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2, China; Tongling Worker's Hospital of the Nonferrous Metal Company, Tongling  24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risk factors of occupational injuries and the intensity of these factors at nonferrous mines. Methods  Case control study design was used. 246 injured workers were assigned in case group and 246 workers without injury assigned in control group matched according to age and timelength of service. Results  The higher score in safety cognition those workers had, the lower chances occupational injuries occurred. Type of occupation, work post, type of work, length of service, perceived accident, perceived heavy task, running abnormally of machine, unsuitable objection set, unsafe position, mismatch with colleagues, and perceived work pressure and education were found to be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occupational injuries. Conclusions  Occupational injuries at nonferrous mines are related to the factors coming from individuals, working conditions and labor organizations. The factors mentioned above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ccupational injuries so as to protect risk workers and improve their health.


  【Key words】  Occupational health; Risk factors; Casecontrol studies


  职业伤害的发生是由于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工人自身、工作场所、设备、心理、社会环境等,这些因素贯穿于生产过程中,构成了一个多因素系统[1]。研究证实[2],职业伤害的发生与人的因素、工作地点、生产设备、工作性质及安全管理系统等物理和社会因素有关,而且这些因素的影响强度因时间和企业的类型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有色金属矿山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及其关联程度,为降低或控制职业伤害的发生,保护作业工人的健康,保护劳动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发生职业伤害的职工为病例,未发生职业伤害的职工为对照。调查表中条目回答率小于20%者剔除。
   
  由职业卫生医师和矿山安全管理员、统计员,按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调查。


  1.2  研究对象  病例的选择:选取2000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非致死性工伤职工。5 a 4矿山共发生非致死工伤344人,其中退休48人分散各地,在岗296人接受调查,剔除不配合和调查表不合格,本次实际调查246人。对照的选择:以4矿山未发生工伤的职工为对照,按照同工种,年龄相差5岁以内的原则,1∶1为每个病例选取对照。最终实际调查246人。


  1.3  研究内容  职工个人情况, 职工受伤情况,职业伤害危险因素如吸烟史、饮酒史、疾病史、职业培训史、安全培训、与同事关系、睡眠状况、疲劳感、工作压力、违章操作、使用防护用品、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安全设备状况等。


  1.4  统计学分析  用Epi Data 3.0建立数据库。矿工职业伤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用SPSS 11.5软件进行单变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用逐步筛选变量法引入变量,选入变量的水平0.10,剔除变量的水平为0.20。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分析  4个矿山246例职业伤害中工人身份职工占95.1%,男性占93.2%,主要分布在30~40岁及以上年龄段(89%)、文化程度偏低的井下作业工人,集中在矿山打眼、出矿等5大工种。


  2.2  职业伤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每个自变量分别与因变量 y(是否受伤)做单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因变量y的赋值:无受伤=0,受伤=1。


  2.2.1  与职业伤害发生有关联的因素  ①个人特征因素:职业类型、文化程度、工种、工作时注意力是否集中。②安全认知因素:安全培训必要、工作不安全、事故是偶然的、工作任务重。③工作组织和管理因素:不良的工作环境、工作设备运转不正常、物体摆放不当、工作精力不济。


  2.2.2  与职业伤害发生无关联的因素  单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吸烟、饮酒、工资收入、视力、工作岗位、就业类型、总工龄、专业工龄、其他疾病等个人因素;操作犯错、衣着安全、处在不安全位置、进入不安全场所、睡眠状况、和同事关系等工作环境和工作管理因素。


  2.3  职业伤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见表2。


  表1  职业伤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略)


  Table 1  Un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occupational injuries


  表2  职业伤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略)


  Table 2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ccupational injuries


  进入方程变量的有职业类型、工作岗位、工种、总工龄、认为事故是偶然、安全比生产重要、认为工作任务重、工作设备运转、物体摆放、处在不安全位置、和同事的关系、感到工作有压力、文化程度。
   
  回归方程是:Logtic(Pi)=-0.456-0.716X1+0.459X2-0.73X3+0.146X4-1.595X5-1.152X6-0.429X7+1.775X8+1.114X9+0.716X10-0.682X11+0.230X12+0.702X13
   
  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中,安全认知因素如认为事故是偶然、安全比生产重要、认为工作任务重、和同事的关系因素是职业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OR<1。这些因素得分越高,职业伤害发生的可能性越小。职业类型、工作岗位、工种、总工龄、工作设备运转、物体摆放、处在不安全位置、感到工作有压力、文化程度是职业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OR>1。这些因素强度越高,职业伤害发生的可能性越大。也就是说,文化程度低的作业工人进入工作场所不安全的位置,在工作压力之下,工作组织和劳动管理不善,容易发生职业伤害。


  3  讨论


  3.1  职业伤害与个人因素的关系  职业伤害的发生与个人因素有关[3,4]。本研究发现职业类型、文化程度、工种和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等职工个人长期固定因素是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较高的作业工人,易于接受安全知识,对生产设备、生产环境能够认识和适应,对危险因素的认识和处理能力高于文化低者,受伤害的可能性低于后者。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受伤害的危险性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的2.018倍。国内研究结果亦支持本结论。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和饮酒是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5]。饮酒、吸烟对人体健康有不良的影响,是建筑业、运输业工伤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6]。本研究未发现病例和对照饮酒和吸烟有差异,但不能说吸烟和饮酒与铜矿工人的职业伤害无关,因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吸烟率和饮酒率均较高,病例组和对照组平均吸烟率61.4%和54.7%,这应引起有关安全管理部门的关注。
   
  睡眠状况差在工作中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感觉知觉反应迟钝,长期睡眠障碍和失眠还会引起人情绪低落 ,性格改变[7]。研究发现睡眠状态不好的职工伤害发生率较高,而且随着睡眠情况由好到坏,职工职业伤害有同步增加的趋势[8]。但睡眠因素不是本次调查的铜矿职工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
   
  有文献报道男性的工伤发生率要较女性为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工种不同而造成的,由于男性多安排在危险程度较高的工段作业,使得前者的危险程度高于后者,发生伤害的概率增加[9]。但也有文献报道[10]职业伤害的发生率无性别差异,这和本次研究的结果是相似的。本研究未发现性别与职业伤害的相关。


  3.2  职业伤害与社会因素的关系  职业伤害与社会因素有关,这已经在伤害研究中得到了证实[11,12]。本次研究的结果,职工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认识是与职业伤害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OR>1。说明这些因素影响到了职工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精力的投入,也就是说,改变这些认识有利于调整职工的心态,可以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3.3  职业伤害与安全认知相关  有研究提示,安全认知、安全行为与职业伤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13]。本次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病<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