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急性苯胺中毒22例诊治体会

发表日期:2011-05-04 09:25:02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摘要】目的:通过对22例急性苯胺中毒的诊治分析,以提高对苯胺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2例急性苯胺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5~18d,平均住院7d。结论:苯胺毒性大,起病急骤,抢救的关键是及时有效地清除毒物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尽早注射美蓝是治疗苯胺中毒的特效疗法。


【关键词】急性苯胺中毒 中毒性肝病 治 疗


  The Treatment Experience on 22 Cases Acute Anilin Poisoning


  XU Guo-jun


  Jiangfang Hospital of Rugao, Jiangsu Rugao 2265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reatment and features of acute anilin poisoning. Method: We reviewed the clinical datas of 22 cases acute anilin poisoning. Result: All the cases were cured after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5~18 days. The average hositlaization period was 7 days. Conclusion: The key point to treat acute anilin poisoning is to clean the poisons quickly and prevent the complications inject methylene blue early.


    Key words:  Acute anilin poisoning;  Poisoning liver disease;  Treatment
   
  苯胺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内,经皮肤吸收是引起职业性中毒的主要原因。我院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某化工企业急性苯胺中毒患者22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探讨急救治疗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2例患者均为男性,为某化工企业的工人,年龄23~51岁,平均38.4岁;从事苯胺作业1~6d后发病,平均3.8d,属急性发病;均坚持继续工作1~5d,平均3.2d,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致不能胜任工作,来本院就医。所有患者既往体健,无酗酒史,肝炎病史。在将液态苯胺烤干的生产过程中未穿工作服,未戴手套和口罩。车间比较密闭,只有2个排气扇。下班后不洗澡、不更衣,餐前手部清洗很少用肥皂。


  1.2  中毒表现:口唇与四肢末端发绀22例,头晕、头痛8例,胸闷7例,恶心、呕吐4例,肝区疼痛3例,黄疸3例,晕厥2例,抽搐1例,血尿1例。


  1.3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ALT 30~128 U/L;AST 52~630 U/L;TBIL14.3~181.4μmol/L。高铁血红蛋白13%~54%。B超示脾大2例。


  1.4  诊断依据:结合苯胺的接触史、临床表现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可确定为苯胺中毒。参照GBZ30-2002《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诊断为急性苯胺轻度中毒6例,中度中毒15例,重度中毒1例。


  1.5  治疗措施:①立即脱去污染衣物,鞋袜。用5%醋酸或75%酒精清洗污染的皮肤,再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反复清洗,特别要清洗鼻腔、眼睑缘、外耳道、指(趾)甲缝及头发等处。②应用特殊解毒剂-美蓝:给予1%美蓝5~10ml(1~2mg/kg)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20~40ml,  于10~15min内缓慢静注,必要时在1~2h后重复给药。中、重度中毒者酌情使用2~3d。③综合治疗:吸氧(5L/min),纳洛酮0.4~0.8mg静注,每日3次,连续1~2d,大量维生素C、辅酶A、细胞色素C等以辅助治疗。④应用地塞米松、护肝药、香丹注射液等积极防治溶血性贫血、中毒性肝病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1. 6  结果:23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住院5~18d,平均住院7d。


  2  典型病案
   
  患者,李某,男,43岁。因接触苯胺2d后头晕、恶心、呕吐4h,突然晕厥10min,于2007年6月20日16时30分急诊就诊。查体:体温36.8℃、血压130/75mmHg、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巩膜无黄染、皮肤无淤斑出血点,口唇及指甲紫绀明显, 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心率8O次/min,律齐。双肺未闻罗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肋下刚触及,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腱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检验血常规正常,血清高铁血红蛋白41%。考虑急性苯胺中度中毒,入院后5d内先后注射美蓝6次。总最为600mg。继而于入院d6出现巩膜皮肤黄染,血红蛋白尿,血常规血红蛋白45g/L,总胆红素106.2 mol/L,Ham(酸性溶血)试验阳性,B超示肝光点增粗、增强,心电图示心外膜下心肌损伤,诊断为溶血性贫血、中毒性肝病、中毒性心肌炎,后经输新鲜血,用地塞米松、茵枝黄、促肝细胞生长素、强力宁、极化液、丹参等药物治疗12d,复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3  讨  论


  3.1  苯胺,又称阿尼林,是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呈弱碱性,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中,受热分解。苯胺非常容易通过人的皮肤侵入人体内,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污染皮肤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1]。夏秋高温气候不仅使苯胺容易挥发,还由于人体出汗和皮肤外露,促进毒物吸收。故夏秋季节容易发生苯胺中毒。


  3.2  苯胺中毒机理是苯胺在机体内转化为某些代谢产物后,对血红蛋白有强力氧化作用,使血中高铁血红蛋白迅速增多,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由于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因而造成组织缺氧症状。同时因苯胺在体内经生物转化产生中间产物苯胲(苯基羟胺),并有赫恩小体的形成,很容易出现溶血性贫血、中毒性肝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及神经系统损害等严重并发症。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尽早使用激素及护肝药加以防治。


  3.3  美蓝是急性苯胺中毒的特效解毒药,在葡萄糖脱氢过程中,还原型辅酶Ⅱ的氢被传递给美蓝,使之变成白色,后者再将氢传递给高铁血红蛋白,使之还原成血红蛋白,达到解毒的目的。美蓝为氧化还原剂,解毒时应给予小剂量(1~2mg/kg)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20~40ml,于10~15min内缓慢静注,静脉注射时,应严防药液外溢,以免导致组织坏死。而快速大剂量会加重中毒症状。另外加用葡萄糖、大剂量维生素C、辅酶A等药物静脉滴注使用与美蓝有协同作用。此外,在心肾功能良好的情况下,尽量多补液体,保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增加尿量以加速毒物的排出。


  3.4  由于曾有过苯胺中毒诱发心肌梗死的报道[2],我们对22例中毒病人均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对有心肌损害的病人及时给予极化液、丹参注射液等护心治疗。此外医护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职业卫生健康教育,积极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使病人树立正确人生观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使之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汪国雄.预防医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64.

  [2]郭奕彤,高琳,谭志刚.急性苯胺中毒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2例[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1,3:171.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