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治疗职业性中毒性肝病

发表日期:2011-05-04 09:25:00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摘要】  目的:观察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治疗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00例,给予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治疗;对照组96例,给予能量合剂、益肝灵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超声及实验室检查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综合疗效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治疗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谷胱甘肽;丹参;中西医结合疗法


  据WHO统计,全球人口的45%属于职业人群[1]。我国近4亿人在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其中职业性中毒性肝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其最终演变为肝硬化的比率较乙肝病毒更高[2],成为影响我国工人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2003年5月~2005年5月,我们开展了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治疗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的临床研究,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96例均为我院职业中毒科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男86例,女14例,年龄26~52岁,平均(35.8±8.7)岁,病程2~16年,平均(6.0±4.2)年。对照组96例,男84例,女12例,年龄27~49岁,平均(35.3±8.5)岁,病程2~15年,平均(5.6±3.4)年。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经Ridit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谷胱甘肽1.2  g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滴,1次/d,丹参注射液30 mL加5%葡萄糖250 mL静滴,1次/d;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1支加5%葡萄糖500 mL静滴,1次/d,益肝灵2片口服,3次/d。均以两个月为1疗程。


  1.3  观察项目 


  临床症状体征:肝区不适、乏力、纳差、腹胀,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1)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红素定量(TBIL)、白蛋白(ALB)、谷氨酰转肽酶(GGT)。(2)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ⅢP)、层黏连蛋白(LN)。(3)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影像学检查:主要通过多普勒彩超检测肝表面、肝实质、门静脉、脾厚度、脾静脉直径等。两组均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检查以上项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以(±s)表示,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诊断与疗效标准


  2.1  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3]。


  2.2  症状体征疗效 


  参照文献[4]。症状体征积分采用量化记分,重度记6分,中度记4分,轻度记2分,无记0分。


  2.3  影像学检查标准 


  参照文献[5]。分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4级。


  2.4  纤维化诊断及疗效标准
 
  参照《肝纤维化诊断与疗效评估共识》中肝纤维化的疗效评估标准[6]。


  3  结果


  3.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略)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下同)。


  3.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比较(略)



  3.3  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变化 


  见表3。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比较(略)


  3.4  两组治疗前后肝脾超声影像变化 


  见表4。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肝脾超声影像变化比较(略)注:经卡方检验,χ2=5.4052,P=0.02,两组比较△P<0.05


  3.5  副作用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4  小结
      
  目前对职业性中毒性肝病[79]的治疗,除脱离环境,避免继续接触,能够驱除体外的中毒因素如铅、汞等用特效解毒剂外,对已形成的肝病目前国内及国际均缺乏有效措施。我们采用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治疗,其中谷胱甘肽注射液,具有活化超氧化物酶、清除自由基、增强肝脏解毒功能,能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10];丹参有活血化瘀、理气开窍、行气止痛作用;大量研究证实丹参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的作用,降低血黏度,加速血流,从而改善肝脾循环,恢复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11]。  二药联用,既能改善肝内循环,对抗氧自由基的损害,又能抑制肝纤维化形成,本研究结果证明该治疗方案可以改善患者的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痛等症状及肝病面容体征,有助于黄疸、血清转氨酶等肝功能损伤指标的恢复,影像学表现及肝纤维化指标逆转效果良好,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综合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何凤生.中华职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11.

  [2]Feng sheng He.Occupational medicine in China[J].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1998,71:798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592002[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

  [4]张玉轩,危北海.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4):237238.

  [5]赵根成,王玉忠,季 芳.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与B超探测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及脾厚关系的探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36.

  [6]中华肝脏病学会肝纤维化学组.肝纤维化诊断与疗效评估共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10(5):327328.

  [7]李昕,孙 洋.长期染砷致家兔肝脏蛋白巯基水平及巯基代谢相关酶活力下降[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4,23(1):1012.

  [8]Nagva T,Ishikawa N,Hata H,et al.Subclinical and reversible hepatic effect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trichloroethylene[J].Int Arch Environ Health,2003,64(8):561.

  [9]贾继东.肝纤维化发生机制及诊断和治疗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5):257.

  [10]陈予,李文彪.近3年中药抗肝纤维化机制进展[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5,15(4):249.

  [11]刘成,胡义杨,王润平,等.丹酚酸A抗肝细胞过氧化损伤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1):1516.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