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职业病(尘肺)常采用胸部高千伏摄影来达到诊断要求。近年来,我院采用胸部低千伏、低毫安秒摄影,同样达到国家尘肺(矽肺)诊断要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萍钢有害工种1840例体检摄胸部后前位X线片,男1621例,占88.1%;女219例,占11.9%。35岁以下98例,占5.3%;35~45岁1530例,占83.2%;45岁以上212例,占11.5%。
1.2 设备 万东-400MA普摄型X线机,TY-435 s全自动洗片机,富士Super Rx X线胶片与匹配的感绿高速增感屏,带滤线器摄影架。
1.3 方法
1.3.1 重要摄影参数 焦―片距180 cm,管电压55~65 kV,管电流100 mA,曝光时间0.08~0.15 s。
1.3.2 摄影前准备 同常规标准后前位胸片一样。
1.3.3 摄影技巧 受检者立于摄影架前,头部稍抬起,下颌置于暗盒上缘,胸部紧贴摄影架表面,两手自然下垂,稍内旋,以双侧肩胛骨至于两肺野之外,测量受检者胸部前后径(R)后保持不动,对准中心线,设定摄影条件kV=R*2+20±(1~3),100 mA不变,曝光时间在0.08~0.15 s变化。曝光前嘱受检者深吸一口气后闭气。
2 结果
通过对1840例职业病(尘肺)体检照片的分析、评定,可以看出,X线片的质量的提高是肯定的,见表1。其中甲级片1106张,占60.11%;废片18张,占0.98%。超过了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甲片率>40%,废片率≤2%的质量标准,同时得到了上级职业病(尘肺)诊断专家的肯定。 表1 1840例胸部低千伏摄影照片质量分析
3 讨论
国家现行《职业病名单》中规定的尘肺有12种[1],其中矽肺是尘肺中危害最大,最多见的一种,多发生于采矿、玻璃、陶瓷、耐火材料、石英刺粉、机械制造业工人中[1]。
尘肺患者的检查方法包括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为摄取标准的胸部后前位高千伏X线片[1]。随着医疗设备的更新及高速增感屏的使用,低千伏摄影显得越来越普遍了。通过对近年来我院大批量的职业病体检,胸部低千伏摄影仍然是发现与诊断尘肺(矽肺)分期的主要手段,现就胸部低千伏摄影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加以讨论。(1)体检摄影前必须校准X线机,千伏和毫安值必须达到预定实际值。(2)保证出库胶片质量。(3)投照与洗片相照应,洗片技师发现照片质量有偏差,应及时提醒摄片技师问题所在以便及时更正。(4)显影、定影液易受室温变化而影响照片质量。应适当加减条件,方法是按预定条件摄取标准胸部后前位片1~2张,依据此片适当调整当天摄片条件,这样就可以保证绝大部分照片的质量。(5)人工洗片按照以上要求也可以,洗片时显影桶和定影桶不能放入太多胶片,以2~3张为宜,放入太多胶片易相互划破,影响胶片质量。(6)显影液定影液疲劳应及时更换。
总之,胸部低千伏摄影只要掌握好要点和注意事项,在X线机正常工作状况下,进行职业病体检是可以达到要求的。况且低千伏摄影的影像对比度高,图像质量较好,X线散射线少,受检者接受的损伤少[2],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炽贤.实用放射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10-204.
2 马俊,杨光,宁国庆.CR胸部普通条件摄影与高千伏摄影的临床应用.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3:860.
作者单位: 337019 江西萍乡,萍乡市赣西医院放射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