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临床应用的探讨

发表日期:2011-05-04 09:21:14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2003年至今我院共收住236例血铅(PbB)>400 ug/L和/或尿铅(PbU)>70 ug/L的某钢铁厂铅作业工人,本文将现标准应用于临床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

    对236例PbB-400 ug/L,PbU-70 ug/L的某钢铁厂铅作业工人收住院,进行诊断性驱铅试验及驱铅治疗,平均2.54个疗程,住院病人平均住院50 d,治疗结束后依据《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Z37-2002)进行集体诊断,其中铅作业观察对象120人,职业性慢性轻度铅中毒110人,职业性慢性中度铅中毒6人。

    2方法

    2.1样本采集方法

    血样本采集:清水清洗采血部位,碘伏消毒,用一次性注射器肘静脉取血,所用塑料容器按严格要求处理,驱铅试验及驱铅治疗的疗效观察留24 h尿液。

    2.2 样品测定方法

    PbB和PbU测定均用微分溶出仪分析法,仪器型号为MP-2型溶出分析仪,ZPP测定采用血液荧光计法,仪器型号为ZPP-3800型血液锌原卟啉测定仪。

    2.3驱铅治疗方法

    用依地酸二钠钙(CaNa-EDTA)1.0 g加5%葡萄糖液50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3 d,停4 d为1疗程治疗。如5个疗程后PbB或PbU仍达观察对象诊断标准,则3个月后复查,必要时再次驱铅治疗。

    2.4驱铅试验方法

    均以第一疗程第一次驱铅治疗后留24 h尿,测PbB浓度及24 h尿铅量,按《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Z37-2002)进行诊断。

    3 结果

    3.1各组段驱铅试验阳性率比较

    将236例铅作业工人的PbB、PbU和ZPP值分成不同的组段,统计各组段里驱铅试验阳性率,结果见表1。

    表1 各组段的PbB、PbU和ZPP值的驱铅试验阳性率

    

    3.2依据PbB、PbU和ZPP值诊断情况与驱铅试验结果的比较见表2。

    表2 PbB,PbU和ZPP诊断结果与驱铅试验结果的比较

    

    4 讨论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Z37—2002)根据3588例的调查引进职业接触限值与诊断值的概念,并以诊断值作为诊断分级的基础,对原标准中的轻度中毒诊断标准起点作了较大的修改。其制订未做驱铅试验来对比。驱铅试验是国内外公认的能较好反映体内铅负荷的检查方法。铅作业工人检查项目有PbB、PbU、ZPP、ALA、EP,实验室的指标多,PbB、PbU是反映近期铅接触水平的敏感指标,ZPP测定的快速、稳定、简便、经济,更便于现场筛查。我们对铅作业工人做了PbB、PbU、ZPP三项检查。

    现标准将原标准中的“铅吸收”一项改为“铅作业观察对象”,将PbB、PbU指标分别由原来的500 ug/L、80ug/ L下调为400 ug/L、70 ug/L,而驱铅试验的诊断标准不变,初筛异常的236名工人驱铅试验后PbU≥300 g/L的有223人,PbB、PbU达到现标准中的观察对象分别为213人、171人,达原标准中的铅吸收分别有165人、160人,现标准的结果与驱铅试验接近,同时增加了观察对象的范围,有利于铅中毒的预防。

    当PbB>1600 ug/L,或PbU≥120 ug/L,驱铅试验阳性率可达97.66%,72.53%。PbB或pbU诊断值加ZPP诊断值(≥13 ,ug/gHb),驱铅试验阳性率大幅下降至28.45%、18.87%,此时驱铅试验阳性符合率高达96.97%,90.90% ,但铅中毒病人的诊断率却只有25.19%,16.79%,远远低于驱铅试验的诊断率88.55%,原因是现标准不仅提高PbB、PbU的诊断值,也提高ZPP的诊断值,ZPP的诊断标准对诊断率影响较大,适当降低ZPP诊断值,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而不影响诊断的特异性,这与文献报告相一致。虽然驱铅试验是国内外公认的能较好反映体内铅负荷的检查方法,但在铅作业工人体检时受到限制。ZPP测定的快速、稳定、简便、经济,更便于现场筛查,适当降低ZPP诊断值对铅作业工人体检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