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用户名:密码:        免费注册
首页 > 职业危害

硫化氢中毒的产生原因、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

发表日期:2011-05-04 09:20:53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8
安全评价推荐

    硫化氢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与呼吸道内水份接触后很快溶解,并与钠离子结合成硫化钠,对眼和呼吸道粘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硫化氢吸收后主要与呼吸链中细胞色素氧化酶等起作用,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吸入极高浓度时,强烈刺激颈动脉窦,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停止,也可直接麻痹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产生“电击样”死亡。


    一、产生原因
    1、无个人防护或防护措施不当。
    2、无通风排毒设施。
    3、指挥者无劳动卫生。
    4、设备冒、漏、滴等。
    5、违章操作。


    6、以上多个原因的共同作用。


    二、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卫生防护制度,加强对化工业、污水处理厂、造纸业等企业生产场所硫化氢气体的检测,有条件的企业可建立硫化氢自动检测报警系统,也可使用快速检测管进行硫化氢气体的定时定点检测。
    2、企业领导强化企业管理,尤其是私营企业应完善生产条件,生产过程要做到密闭、通风、排毒,增加通风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设备与应用,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对各种排污管道和防护措施要严格执行定期维修制度。
    3、企业应加强对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宣教及培训,普及硫化氢基本知识和防护技能,增强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
    4、各企业对于能产生硫化氢气体的作业现场,必须建立现场救援组织,制定救援方案,对现场作业人员和救援组织人员要进行自救互救知识培训,一旦发生中毒时,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的危害和损失。
    5、含硫的酸性工业废水在排放入下水道前应先用石灰处理,避免排放时产生硫化氢。
    6、患有以下疾病者不能接触硫化氢工作:神经精神疾病、内分泌系统和呼吸道疾病、眼结膜和角膜病、慢性鼻炎及咽喉炎、心脏病、一切有碍戴防毒面具的疾病,另外耳鼓膜穿孔病人不能进入高浓度硫化氢的工作场所。


    三、患者的急救处理方法
    1、积极供氧是改善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缺氧的重要措施。根据病情轻重,采用鼻导管、面罩等给氧方法纠正缺氧。
    2、在能维持呼吸、心跳的情况下,就近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现场呼吸停止时,即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时及早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心脏骤停时,应立即实行体外心脏按压术。
    3、眼部损害可先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可用激素软膏点眼。接触的皮肤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后期则按化学性烧伤处理。


    四、救援人员的急救措施
    1、严格按防护要求进行,注意防止救援人员中毒。绝对禁止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
    2、救援人员必须配戴氧气呼吸防护器才能进入中毒现场救助中毒者。
    3、向沟、池、井等事故现场鼓入新鲜空气或氧气。有事故通风的场所先打开风机通风。在通风换气后实施救援。
    4、朝上风向或侧上风向移离中毒者和疏散现场人员,疏散地确保空气新鲜,不要安置在低洼处。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