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 并发症 护理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寒冷季节比较常见的急症。co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而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因此发生损伤最早,也最明显,故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甚至造成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共救治的82例co中毒并发症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2例,男44例,女38例,年龄6岁~76岁,平均年龄40岁;工作场所吸入泄漏的co气体42例,日常生活接触中毒40例,其中轻度22例,中度32例,重度28例。
2 护理体会
2.1 心电图异常
心电图异常在co中毒中发生率高,国内报道为84.5%,stearns报道达95.5 % , 本组为46.3 %(43/ 82) ,差异甚大,可能与检查时间不同有关。本文20例t 波高大,23 例心律失常。我们认为,凡是重症co中毒者应常规行心电图检查,以后定期复查心电图,1次/周~2次/周,有条件者可心电监护,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另外,输液时不宜过快过多(除脱水剂应快速外) ,一般40滴/min为宜。
2.2 肺水肿
co不属刺激性气体,是窒息性有害气体,进入体内可造成严重缺氧,对组织细胞有一定的直接毒性作用,尤其对中枢神经和肺影响明显。缺氧和co均可使肺毛细血管和肺泡通透性增加,发生肺水肿[1]。肺水肿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亦有少数在数小时甚至24 h以上才发生所谓延迟性肺水肿。昏迷患者不能主诉有胸闷、憋气和呼吸困难,很少出现咳嗽和烦躁症状,主要靠临床观察。表现为呼吸急促,口鼻溢出或吸出较多粉红色或白色泡沫状分泌物,双肺闻及大量湿性啰音,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发现分泌物及时吸引,头偏向一侧,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同时给予吸氧,湿化瓶内加入30%~50%乙醇,以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准确记录出入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量,尽早行高压氧治疗。
2.3 脑水肿
脑细胞对缺氧最为敏感,缺氧引起脑细胞水肿,血管通透性改变,出现脑水肿。早期诊断困难,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体征,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增高,抽搐,眼底改变甚至脑疝。我们认为凡是co中毒,有昏迷史者均应用脱水剂及激素治疗,可预防和治疗脑水肿。治疗后出现迟发性脑瘤15例(18%),智力下降8例,其中1例精神异常,生活不能自理和(或)二便失禁10例(12%),护理人员除严格执行医嘱行高压氧及药物治疗外,应该多关心患者,多与患者交谈,训练患者按时大小便,定时下床活动,不能下床者,在床上进行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同时注意饮食护理,予高营养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定时做脑ct及脑电图检查,了解脑功能恢复程度。
2.4 皮肤损害
co中毒出现皮肤损害,可单独发生,也可在肢体挤压伤的基础上发生,但肢体挤压伤不一定伴有皮肤损害,皮肤损害的发生与co中毒程度、时间长短及个体对缺氧敏感性有关,可形成红斑及水泡。受压部位更易发生,如面部、肩后、四肢等部位出现局部红肿、发硬(略高于正常皮肤,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压之退色)、疼痛、压痛亦可出现水泡或破溃,发生于关节部位的损害可伴有运动障碍。急诊对急性co中毒患者抢救的同时,应仔细检查全身皮肤,观察有无皮损,并详细记录损害范围及损害程度,搬运时动作应轻巧,抬离床面,切勿拖拉,以免加重皮损。高压氧治疗期间应经常更换体位,皮损处可垫以棉垫或纱布圈,但不宜使用橡皮圈,注意保暖。局部水泡及破溃处,不宜用红外线或烤灯等热照射治疗。因为局部皮肤缺氧,加热时代谢亢进,耗氧增加。可使局部缺氧更为严重,从而使局部损伤更难以愈合[2] 。局部水泡可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水,用无菌纱布覆盖,破溃处可应用双料喉风散喷撒,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2.5 筋膜间隙综合征
筋膜间隙综合征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两种,co中毒组织缺氧,局部受压,影响血液循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渗出,局部发生肿胀,筋膜间隙压力增高,肌肉溶解,坏死,产生肌红蛋白,阻塞肾小管而发生急性肾衰。co中毒合并筋膜间隙综合征者在急诊室抢救过程中,除按常规抢救和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外,还应重点观察有无肾功能改变,有无少尿或无尿,需严格记录尿量,高压氧治疗期间如出现躁动或患侧剧痛,给予镇静止痛剂,以保证高压氧治疗顺利进行。然后安静卧床休息,患肢适当抬高,固定,避免再受压,局部禁用热敷,可用如意金黄散以茶水或米醋调成糊状外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的作用,或用消炎电子膜敷于局部,24 h~ 48 h后可见到明显效果。另外,避免在患肢上静脉输液或给药,否则,不仅不利于药液顺利进入体内,而且进一步加重患肢的肿胀。转入恢复期时,应加强对患肢的功能锻炼,以防发生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2]。
2.6 急性肾损害
co中毒肾缺氧、损害,尿中出现红白细胞,蛋白尿及管型等肾损害表现,本组尿常规改变28例(28/82) ,一般无特殊处理高压氧治疗可愈。在应用抗生素时尽早选用对肾毒性小的药物,以免加重肾损害。co中毒可引起急性肾衰。高压氧及综合治疗的同时,应尽早进行血透治疗,本组仅1 例死亡。我们认为,重症co中毒患者在急诊抢救留置导尿时,查尿常规及尿素氮、肌酐等,以后定期复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记出入量,以便早发现和治疗。
3 健康教育
向患者讲解co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过程,以及患者目前所处的阶段,使患者对病情有充分的了解。护士宣教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足够的耐心,运用沟通技巧,诱导患者接受、配合健康教育。要告诫患者及家属,家庭使用煤气及煤炉时要注意安全,做好通风设备,居室内火炉要安装烟囱,烟囱结构要严密且通风良好,不要在放煤炉的房间里休息,少用煤炉取暖,要提高预防意识,学会简单的急救知识及技术,以减少意外伤害。
【参考文献】
[1]房广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肺水肿32 例[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0,(2):95.
[2]律阿丽.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皮肤损害和肢体挤压伤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88,23(3):13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