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铅中毒诊断用四项检验指标的探讨

发表日期:2011-05-04 09:16:59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驱铅试验的尿铅值能反应机体铅负荷,代表血液与软组织中发挥毒作用的含铅量,临床上用诊断性驱铅试验的尿铅值来作为诊断铅中毒更有意义,是诊断铅中毒最灵敏可靠的病因指标。本文以临床驱铅试验尿铅值为诊断基准,探讨血铅、尿铅、红细胞锌卟啉(ZnPP)和尿δ-氨基酮戊酸(尿δ-ALA)在铅中毒诊断上的合适度。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4例铅作业工人,男93例,女21例,年龄19-60岁,平均(34.94±9.18)岁,工龄2月-27年,平均(9.76±6.87)年,主要来自本市某蓄电池厂。其中1例系口服含铅药物所致急性铅中毒,其余113例为慢性职业性铅中毒。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以住院时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除一般临床检查,主要测定如下指标:尿铅(双硫腙热消化法);血铅(无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尿δ-氨基酮戊酸(二甲氨基苯甲醛比色法);血锌原卟啉(血液荧光计测定仪)。

    1.2.2 驱铅方法 用依地酸二钠钙,肌注0.25 g/次,每日二次,连续3 d,休息4 d为一个疗程治疗。

    1.3 诊断方法 按1989年卫生部颁发的铅中毒诊断标准进行分组,计目前无慢性铅中毒7例,铅吸收64例,慢性轻度铅中毒36例,慢性中度铅中毒6例。对于在慢性轻度中毒与铅吸收之间的“边缘”病例,除根据第一给药日的尿驱铅量外,还参考了第二给药日的尿驱铅量,均值大于1 mg/d(3.84μmol/L)者作为铅中毒。

    1.4 资料分析 应用Epi-Info软件进行χ2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各项指标检测结果

    以尿驱铅值为函数,其他各项为变量,对数据进行分析。

    目前无慢性铅中毒、铅吸收、慢性轻度铅中毒、慢性中度铅中毒四组尿驱铅值分别为:(0.73±0.44)μmol/L、(3.21±0.88)μmol/L、(7.70±3.47)μmol/L、(10.81±4.42)μmol/L,各组间P<0.01。驱铅治疗前各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的比较见表1。

    表1 铅中毒诊断各项指标检测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目前无慢性铅中毒、铅吸收、慢性轻度铅中毒、慢性中度铅中毒四组间的尿铅、血铅、血ZnPP、尿δ-ALA经方差分析,有显著差异,尿铅、血铅、血ZnPP、尿δ-ALA四项指标的测值均随着铅中毒的有、无、轻、重而依次增高。但血铅值在铅吸收、慢性轻度铅中毒两组间差异经方差分析,P>0.05,无显著意义。而尿δ-ALA值在慢性轻、中度铅中毒组间有明显升高,通过方差分析,P<0.01,有显著意义。

    2.2 几项指标检验效果验证(表2)

    对尿铅、血铅、血ZnPP、尿δ-ALA四项指标的检测效果进行验证,将尿驱铅值的上限为1 mg/d(3.84μmol/L)作为划分标准。从表2可以看出,四项指标验证,敏感度以血ZnPP值最高, 为57.1%,特异度以血铅值最高,为85%。

    表2 铅中毒诊断各项指标检验效果验证

    

    3 讨论

    血铅是衡量人体近期内铅吸收的一个良好参数,国外普遍用作铅接触的健康指标,并作为确定其它生物指标限值的基准。关于血铅值的诊断值国外目前尚无统一标准,1982年曾有人提出血铅的限值为3.36μmol/L为其正常上限,研究表明在此水平也并非安全。国内1989年定为≥2.4μmol/L。有些学者提出成人血铅不应超过1.92μmol/L。本文研究发现慢性轻度铅中毒时的血铅值为(2.13±0.88)μmol/L,结合上述变化,我们认为成人血铅以1.92μmol/L为正常上限值较全适。同时,血铅的特异度85%最高,故可作为诊断首选指标。

    Goldwater报告,测定15个国家829份尿标本铅,浓度95%在0.32μmol/L以下。所以,多数学者提出将正常值上限定在0.39μmol/L。本文发现,尿铅值与文献报道一致,故将尿铅值为0.39μmol/L作为诊断标准较为合理。目前已一致公认,驱铅试验对诊断铅中毒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当铅接触者尿铅不高,其他铅接触指标又波动于阈值上下,明确诊断较困难者,驱铅试验有助于早期确诊,可减少或避免漏诊。

    关于ZnPP的诊断参考值,Daneil测定了51例慢性轻度、中度铅中毒患者的ZnPP平均只有0.576μmol/L,WHO提出以高于当地正常值上限的50%为建议阈限值。薛汉麟通过对驱铅100例的研究,建议将ZnPP 2.4μmol/L作为诊断起点值。

    本文分析表明慢性轻度铅中毒病人血ZnPP值为(2.69±2.61)μmol/L,与后者的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血ZnPP与尿铅、血铅、尿δ-ALA呈平行关系,本文经114例病例的驱铅试验发现,血ZnPP敏感度为57.1%,较其他指标为高,ZnPP测定具有快速、经济、方便的特点,建议作为职业病普查中的筛选指标。

    尿δ-ALA直接反映合成卟胆元的受阻程度。尿δ-ALA的增高,出现较早,有特异性。有报道认为将尿δ-ALA正常值上限定为6 mg/d偏高。本文研究表明,经驱铅试验后诊断的铅中毒患者,其尿δ-ALA值为(77.39±70.23)mmol/L。故提出目前国家诊断标准45.75 mmol/L较为安全。

    综上所述,诊断铅中毒患者中,其尿δ-ALA、血ZnPP、尿铅、血铅的阳性率依次为61.11%、57.14%、56.41%、41.67%。故对个体铅中毒的诊断,根据单一指标并不可靠。有的患者尿δ-ALA、血铅与血ZnPP增高而尿铅不高,但驱铅试验尿铅明显增高。当然也有尿铅增高而血铅或血ZnPP或尿δ-ALA正常者。

    因此对个体诊断来讲,血铅、尿铅、尿δ-ALA与血ZnPP与驱铅试验应结合应用。

    信息来源:劳动医学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