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某化工制品厂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发表日期:2011-05-04 09:14:59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摘要】目的 对某化工制品厂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确定作业场所中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并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及职业卫生管理进行评估,为进一步提高卫生防护设施控制效果及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用检查表、检验检测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噪声、粉尘、高温和紫外线等,对其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结论 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发生职业病的危险,但要注意进一步加强对职业病的管理,并注重横向联系,争取社会支持,从而更好地保障健康。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 评价


    Assessment on Control Effects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s of a Chemical Plant Expansion Project


    LIN Hao, YU Ri an. Sochool of Public Health,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alogy, Wuhan, 4300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ontrolling effect of the hazards of a chemical products plant expansion project, determinate the harmful factors and its harmful degree in the operational place, and assess the provetion measures of these harmful factors and the management of occupational health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of the further enhancing the effect of Health Protection and Control Facilities and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of occupational health. Method Through the collection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onsite investigations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testing, using a checklist, inspection law and quantitative classification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ult The main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existing in this project were the chemical poison, noise, dust, heat and the ultraviolet etc, and the controlling effect of occupational risk factors in the project conforms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Conclusion Targeted prevention measures reduced the risk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effectively. In addition, pay more attention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establish the horizontal links, and seek the social suppor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health level furtherly.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trol effects; Assess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必须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随着这项工作的逐步开展,有关评价内容的识别、项目的检验和结果的判定等也逐渐完善规范[1~3]。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及《建设项目职业病分类管理办法》的要求,我们于2005年10月对主要研究、开发、生产、加工聚氨酯树脂并生产汽车专用坐椅、扶手及头部靠垫材料的某化工制品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工程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评价其对接触者身体健康的影响,提出合理和可行的职业卫生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评价范围及内容


    评价范围包括公司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评价内容包括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物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卫生辅助用室内设置情况、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职业健康监护情况等。


    1.2 评价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用检查表、检验检测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对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同时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职业病防护措施实施情况。


    1.3 评价依据


    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及工程技术文件如公司二期工程《设计说明》、技术服务合同、预评价报告书、现场检测报告及职业健康体检资料。 评价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为《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


    2 结果与分析


    2.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析


    根据对本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所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的综合分析,该工程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噪声、粉尘、高温和紫外线等,其中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化学毒物。我们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 和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GBZ /T 160-2004)有关要求进行布点和确定测试频率,各种危害因素的危害评价结果如下:


    (1)噪声的危害评价:该工程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以机械噪声为主。在12个检测点中,有噪声作业分级为Ⅰ级(轻度危害)的工作岗位3个,其他作业岗位噪声作业分级为0级(安全作业)。


    (2)粉尘危害评价:现场检测结果表明,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离型剂喷涂作业岗位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有1次检测结果超标(检测结果为12 mg/m3,大于标准值10 mg/m3),其他作业岗位和电焊操作点PCSTEL和PCTWA检测结果均不超标。


    (3)化学毒物的危害评价:根据现场检测报告,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各作业场所化学物质的浓度除甲苯二异氰酸酯外,其他化学毒物均小于职业接触限值。甲苯二异氰酸酯在聚氨酯海绵生产车间的原料仓库、原料注入发泡等6个工作岗位,头枕生产车间的修补清洁1个工作岗位,共7个工作岗位出现超标。


    (4)高温作业评价:根据现场检测结果分析,WBGT指数(综合温度)均<25℃,因此本项目不存在高温作业。


    (5)照明评价:原料仓库的照度低于75 LX,原料输送一楼和表皮准备这2个作业点的照度低于150 LX,达不到《工业企业照明设计卫生标准》(GB/T 50034-92)规定的标准。


    2.2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评价


    2.2.1 总体布局 厂区总平面布置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设置功能分区,力求生产流畅顺捷,并留有充分发展余地。食堂布置在厂区的南部。厂区绿化率为32.3%。本项目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的有关要求。


    2.2.2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该项目生产技术先进,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设备及管理制度均由日本引进,自动化程度高。异氰酸酯的运输、储存、加料等均是在密闭的管道和储罐中进行,在生产过程中逸散的化学毒物较少。整个工程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布局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的有关要求。


    2.2.3 建筑物的卫生学 二期工程含3栋建筑物。座位生产线厂房和原料仓库机框架热溶化粘结厂均为二层混凝土框架机构,屋面为钢结构屋架,彩钢板屋面,均为镀锌钢板带保温层,内衬绝热材料。食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厂房、食堂以日光灯为主要光源。卫生学要求符合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基本符合《工业企业照明设计卫生标准》(GB/T 50034-92)的有关要求,但需完善。


    2.2.4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该项目聚氨酯海绵生产线及其表皮一体化技术均由日本引进,生产工艺成熟,生产过程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操作。由于座椅生产线中修整岗位使用的胶水,含有正己烷等挥发性有机溶剂,二期工程在设计局部排风、送风系统时,特别是排风罩、送风口的设计,已作进一步的改进,符合位置正确、风量适中、强度足够、检修方便的原则,以保证有害物不散发到车间,送风口射流速度的舒适感。根据生产特点、实际需要和方便的原则,本项目还设置了辅助用室,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盥洗室、洗衣室)、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等。本项目的食堂离生产区有一定的距离,不受有害因素的影响。食堂内设有良好的通风、排气装置,采光良好。


    2.2.5 应急救援设施及事故应急预案 该项目所用的原料多元醇、异氰酸酯均为有害化学物质及易燃易爆物质,属于高风险度的工业企业。但调查表明,本项目尚未按要求设置报警装置和冲洗设备,并未定期进行紧急事故预演。


    2.2.6 个人防护用品 公司对员工的个人防护工作非常重视,对职工使用的防护用品的种类、使用范围、保管、检查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定期发放的保护眼睛、头部、手部、听力、呼吸系统等个人防护用品,数量和质量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的要求。


    2.2.7 职业卫生管理及职业性健康监护 该企业设有医务室,配备具有资质的医生和护士各1名,对扩建工程及原工程的有关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进行了上岗中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健康监护档案,职业性健康检查项目基本符合实际接触有害因素的应检项目。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对该企业的初步设计、试运行报告、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可作出如下结论:该项目在建设阶段基本上执行了国家的有关规定,针对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降低了发生职业病的危险。因此,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基本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3.2 建议


    为针对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进一步措施,降低发生职业病的危险,建议加强以下工作:①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检查和维护,保证防护设施高效运行;②给作业人员配备合格、舒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对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检查和监督,重点监督检查作业人员对防毒口罩和耳塞的使用,为了保证防护用品的防护效果,应缩短个人防护用品的更换周期,特别是缩短耳塞和防毒口罩的更换周期;③完善警示标识的设置,使警示标识的设置率达到100%;④定期进行紧急事故的应急演习;⑤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及时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意外事故的发生;⑥对于有针对性职业健康检查应进一步的完善补充;⑦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检查档案;⑧实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⑨注重横向联系,争取社会支持,应主动在不同层面,以不同方式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形成了职业病防制齐抓共管的良好社会机制。


    此外,该项目工程有多个工作位点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出现超标,应引起高度关注。甲苯二异氰酸酯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吸入可致化学性肺水肿,具有致敏作用,多次接触可致过敏性皮炎和支气管哮喘[4]。甲苯二异氰酸酯可以诱发肺内炎症细胞cmyc表达,引起DNA损伤,对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也有明显毒理作用[5~8]。因此应查找原因,进一步采取防护措施,切实控制甲苯二异氰酸酯的职业危害。


【参考文献】
  [1]单永乐,范昭宾,程虎,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内容的探讨[J].职业与健康,2003,19(9):114115.

[2]李萍,王智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问题[J].职业与健康,2005,21(5):744745.

[3]吴世达,高金平.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中有毒物质控制效果评价方法探讨[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4,21(6):453455.

[4]金泰 ,孙贵范.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2004.230232.

[5]刘颖格,戚好文,李焕章. 甲苯二异氰酸酯诱发的小鼠肺内炎症细胞cmyc的表达[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31(1):3234.

[6]王蕴佳,李百祥. 甲苯二异氰酸酯对DNA分子的损伤作用[J].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7):841842.

[7]季宇彬,于蕾,纪红蕊. 甲苯二异氰酸酯对免疫系统的毒性及作用机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37(3):362367.

[8]季宇彬,蒋晖,郎朗,等. 甲苯二异氰酸酯致小鼠睾丸脂质过氧化损伤及标志酶活力的变化[J]. 毒理学杂志,2005,19(3):225226.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