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苯的毒性及中毒急救方法

发表日期:2011-05-04 09:13:25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苯; Benzene; CAS:71-43-2
  理化性质:无色透明,易燃液体。分子式C6-H6。分子量78.11。相对密度0.8794(20℃)。熔点5.51℃。沸点80.1℃。闪点-10.11℃(闭杯)。自燃点562.22℃。蒸气密度2.77。蒸气压13.33kPa(26.1 ℃)。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1.4~8.0% 。不溶于水,与乙醇、氯仿、乙醚、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冰醋酸、丙酮、油混溶。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能与氧化剂,如五氟化溴、氯气、三氧化铬、高氯酸、硝酰、氧气、臭氧、过氯酸盐、(三氯化铝+过氯酸氟)、(硫酸+高锰酸盐)、过氧化钾、(高氯酸铝+乙酸)、过氧化钠发生剧烈反应。不能与乙硼烷共存。
  消防措施:用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用水保持火场冷却,驱散蒸气及逸出液体。
  储运须知:包装标志:易燃液体。包装方法:(II)类。玻璃瓶外木箱内衬不燃材料或铁桶。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曝晒。与食用原料、氧化剂隔离储运。
  泄漏处理
  首先切断所有火源。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可用沙土吸收,倒至空旷处任其蒸发或掩埋。对污染地面用肥皂或洗涤剂刷洗,洗水经稀释放入废水系统。
  接触机会
  蜡、树脂、油的溶剂; 合成化学制品和制药的中间体。86%苯用于制造苯乙烯、苯酚、环乙烷和其他有机物。剩余部分主要用于制造洗涤剂、杀虫剂和油漆清除剂。苯可作为汽油一种成份,含量<2% 。
   侵入途径
  蒸气可经呼吸道吸收,液体经消化道吸收完全。皮肤可吸收少量。
  毒理学简介
  大鼠经口LD50: 930 mg/kg;吸入LC50: 10000 ppm/7H。小鼠经口LD50: 4700 mg/kg;吸入LC50: 9980 ppm。兔经皮LD50: >9400 uL/kg。
   急性毒作用主要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高浓度蒸气对粘膜和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液态苯直接吸入呼吸道,可引起肺水肿和出血。
  苯蒸气经呼吸道吸入的最初几分钟吸收率最高。吸收入体内的苯,40~60%以原形经呼气排出,经肾排出极少,吸收后主要分布在含类脂质较多的组织和器官中。
  主要在肝内代谢,约30%的苯氧化成酚,并与硫酸葡萄糖酸结合随尿排出,极少量以酚或醌等形式经肾排出。
  人吸入5分钟的MLC为2000ppm,吸入的TCLo为100ppm,经口的MLD为50mg/kg。
  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或口服多量液态苯后出现兴奋或酒醉感,伴有粘膜刺激症状,可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重症者可有昏迷、抽搐、呼吸及循环衰竭。尿酚和血苯可增高。
  亚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后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失眠等症状。约经1~2个月后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如及早发现,经脱离接触,适当处理,一般预后较原发性再障为好。
  处理
  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口服者给洗胃。中毒者应卧床静息。对症、支持治疗。可给予葡萄糖醛酸。注意防治脑水肿。心搏未停者忌用肾上腺素。
  亚急性中毒:脱离接触,对症处理。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可给予小量多次输血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他疗法与内科相同。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