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作业噪声个体采样与定点采样结果对比
发表日期:2011-05-04 09:13:08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摘要】为准确评估轧钢作业噪声暴露水平,采用个体采样和定点采样两种测试方法对轧钢作业某些接触非稳态噪声的工种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对比。采用NoiseproDLX个体噪声剂量计和HS5671A积分声级计对白班(8:00~16:00)工人进行个体和定点分时段采样,并计算8 h等效A声级。结果显示,轧钢作业噪声主要是非稳态噪声,5个观察对象定点采样计算8 h等效A声级>85 dB(A),而个体噪声暴露水平<85 dB(A)。提示,对于轧钢作业非稳态噪声的测量,采用个体噪声剂量计测量更真实、可靠,特别是测量结果接近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或工人作业地点轮换频繁时,更能准确评估轧钢作业噪声暴露水平。
【关键词】轧钢作业;噪声;个体采样;定点采样
轧钢是钢铁生产的主要工艺过程。噪声是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也是职业病危害评价的重点评价因子。轧钢车间噪声源多为非稳态噪声,不同作业地点工人暴露于噪声的强度各有不同,在暴露评价过程中,一般采用个体采样和定点采样两种测试方法。我们对某轧钢作业噪声暴露工人分别进行了个体采样和定点采样,并将其结果进行了对比,为准确地评估轧钢作业噪声暴露水平提供了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们选择某轧钢厂轧钢区(从粗轧水除鳞到精轧机轧制之间的区域)的轧钢操作工、机械点检工、电器点检工及卷取区(从层流冷却到钢卷检查之间的区域)的卷取操作工、机械点检工、电器点检工为观察对象。
1.2 测试仪器
个体采样采用NoiseproDLX个体噪声剂量计,定点采样采用HS5671A积分声级计。
1.3 方法
1.3.1 个体采样 选择上述2区域6个工种的白班(8:00~16:00)作为测量的班次,每个工种选择3人为观察对象,分别佩戴NoiseproDLX个体噪声剂量计连续测量其8 h在不同生产活动过程中个体噪声暴露数据。测量前后分别对。NoiseproDLX个体噪声剂量计进行校正,并进行连续8 h采样设置,定时开始,定时结束,8 h测量结束后记录测量结果。
1.3.2 定点采样 采用个体噪声剂量计测量的同时,跟随个体采样对象,在不同作业场所停留的地点作为定点采样点,采用HS5671A积分声级计,分别定点测量其各停留时间段的等效声级,并做好工时记录。测量前后分别对HS5671A积分声级计进行校正。测量结果按下面公式计算8 h等效A声级。
定点采样计算8 h等效A声级采用公式为:

式中:LAeq·T—全天的等效声级,dB(A);LAeq·Ti—
时间段Ti内等效声级,dB(A);T—这些时间段的总时间,h;Ti—i时间段的时间,hi;n—总的时间段的个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对每个工种个体采样及对应的定点采样结果进行t检验。
2 结果
轧钢作业噪声环境复杂,主要是非稳态噪声。噪声主要来源于钢坯(钢卷)与轧机、剪切机、传送辊道之间的碰撞摩擦等产生的机械噪声,同时还伴随着发动机电机的电磁噪声,还有排气扇、轴流风扇等产生的气流噪声。因此轧钢作业人员接触的噪声声压级波动较大。
我们检测的6个工种每天在操作室外或点检办公室外工作时间大约为2~3 h,其主要工作地点分布见表1。根据6个工种的工作写实进行8 h连续和不同时间段的噪声测试,即进行个体采样和定点采样,其结果见表2、表3。结果显示,除了轧钢区的电器点检工外,轧钢区的轧钢操作工、机械点检工和卷取区的卷取操作工、机械点检工、电器点检工个体采样和定点采样计算所得8 h等效A声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个观察对象定点采样计算的8 h等效A声级>85 dB(A),而个体采样所得8 h等效连续A声级<85 dB(A)。
表1 某轧钢厂观察对象工作地点

表2 轧钢区噪声个体采样与定点采样测量结果

表3 卷取区噪声个体采样与定点采样测量结果

3 讨论
1999年卫生部颁布的《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中提出对于非稳态噪声的测量要采用积分声级计或个体剂量计进行检测[1],2007年11月1日卫生部实施的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中规定了非稳态噪声声级的测量及计算[2]。我们对轧钢作业中某些接触非稳态噪声工种进行了个体采样和定点分时段采样。结果显示,18个观察对象个体采样所得个体噪声暴露水平均低于定点采样计算的噪声暴露水平,其中5个观察对象定点采样计算的8 h等效A声级>85 dB(A),而个体采样所得8h等效连续A声级<85 dB(A),并且除了轧钢区电器点检工外,其他5个被观察工种用上述两种测试方法所得噪声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由于定点采样时间较短、不连续,难以捕捉到各种状态噪声暴露水平。而个体采样结果可反映观察对象工作期间连续、完整的噪声暴露情况,能较真实地反映工人的实际噪声暴露水平。轧钢区电器点检工用上述两种测试方法所得噪声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可能与该工种作业地点相对少且较固定有关。有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个体剂量计测量噪声所得结果能与工人的听力水平建立更好、更稳定的剂量-反应关系[3]。因此,对于轧钢作业非稳态噪声的测量,使用个体剂量计测量个体噪声暴露更真实、可靠,特别是测量结果接近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或工人作业地点轮换频繁时,更能准确地评估轧钢作业噪声暴露水平。
参考文献
[1]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S].
[2]GBZ/T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S].
[3]成小如,陈山松,李玉秦,等. 两种测量方法评价稳态噪声暴露与高频听力损伤的剂量一反应关系[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1,14(5):263—265.
信息来源: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9.5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