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科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发表日期:2011-05-04 09:10:51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医院里谁是离危险最近的人?从职业危害统计分析,护士首当其冲。而烧伤专业是一门特殊的专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更决定了烧伤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其中呼吸道危害,接触性细菌感染,血液、体液传染,频繁接触多种抗生素,电损伤和各种社会心理压力等都是烧伤护士工作中主要面对的职业危害。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我们运用相应的防护措施,加强预防和控制,使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现总结如下。
1 呼吸道危害及其防护
1.1 呼吸道危害
医院是空气污染相对严重的地方,而烧伤病房更是细菌病毒繁多的地方,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就像无形的杀手,时刻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据调查,我科医护人员每年至少会发生2次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而且病程长,对普通常用的抗生素无效。病房消毒常用的如:戊二醛、过氧乙酸等挥发性的化学消毒液,紫外线消毒产生的臭氧等对呼吸道粘膜有明显刺激作用。
1.2 如何减少对呼吸道的危害
1.2.1 首先要提高烧伤护士对呼吸道危害的防护意识。因职业危害重在防护,而防护的关键则是安全意识的培养。
1.2.2 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认真实施消毒措施,定期监督空气消毒效果,对消毒质量进行必要的监测。如
①每天定时行自然通风2~3次,每次0.5h,避免空气对流,最好安装有单向系统调温度风机装置(非再循环空气),或采用空气层流病房,随时保持室内洁净和空气的湿度及新鲜;
②每日紫外线照射2次,每次15~20min,避免人进入消毒区域,消毒后开窗通风,以减少臭氧对人体的危害;
③可用3%~6%过氧化氢,0.1%~0.5%洗必泰溶液,0.1%有效氯溶液等气溶胶喷雾消毒;并作好终末消毒,每半月空气培养监测1次等,从而使医、护、患生活在一个空气清新的环境里。
1.2.3 戴口罩可以有效地防止细菌和灰尘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护士进入烧伤病房时必须戴好口罩、帽子。须注意的是:要正确掌握口罩使用和保存的方法,否则使用与保存不正确,不仅起不到防护的作用,病毒、细菌等会随时随呼吸运动进入体内。
2 接触性细菌感染及其防护
医院这个看似一尘不染的地方,菌群的复杂性远超出常人的想象。而烧伤创面又是细菌繁殖的良好环境,更利于细菌生长,繁多的操作和侵袭性的操作,如晨间护理、翻身、输液、注射、换药、深静脉插管、气管切开护理等,增加了手接触创面被污染的机会,因此每个烧伤护士都应该:
2.1 掌握洗手的规范方法,严格按洗手六步法进行,注意克服不良习惯,如用洗净的手触摸水龙头或洗完手后随意在工作服上擦拭等,还有护士自己的私有物品,如工作服、工作帽及护士鞋都应每周洗刷消毒1次,工作兜里的医用笔、办公钥匙以及手表、胸牌等都应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清洗1次。
2.2 戴手套是防止经手感染和造成手带菌的一个有效方法,手套可防止医护人员被感染,因此,烧伤护士接触每位病人创面时要穿隔离衣或塑料围裙,洗手、戴手套,在脱去隔离衣或围裙、手套后须再洗手。
3 对血液、体液传染及其防护
皮肤是人体至关重要的防御屏障。烧伤后,破坏了皮肤的结构,大量的体液、血液外渗,而且大面积烧伤病人须反复抽血监测、输液、翻身、换药等,因此,烧伤护士是最容易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和被各种锐器刺伤的人群。另外,护士缺编问题严重,烧伤护士每天要完成这些繁重的任务,而忽视了对自身的保护。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家,爱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因此,医护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如何使烧伤护士有效避免获得职业性感染? 加强烧伤护士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动防护已迫在眉睫。
3.1 首先应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认清血液、体液传染和针刺伤引起的危害性;
3.2 凡接触烧伤病人创面时,须戴手套、脱手套后认真洗手;
3.3 认真执行消毒和灭菌方法,规范操作行为,熟练操作技术,着装要求保护性;
3.4 掌握锐器和废器物的正确处理方法,小心处理锐器物品,不要被刺伤,提倡用过的针头不套回封套,最好使用安全式器械和自毁式注射器,如在工作中发生锐器损伤后,应立即做好局部的处理,再根据情况接触相应的疫苗进行预防。
3.5 病人的血液、体液不慎飞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消毒滴眼液做好清洗和保护,工作服或各种私有物品染上病人血液或体液时应及时用3%过氧化氢溶液消毒并除去血渍。
4 频繁接触多种抗生素及其防护
目前临床护士工作量的66.4%为输液治疗。护士每天无数次地接触各种抗生素,危险又有多少呢?而烧伤病房更是集中了大量毒力大,穿透性强,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临床缺乏强有力的预防和治疗手段的细菌、真菌、病毒的地方,如绿脓杆菌、厌氧菌、单纯疱疹病毒……等等,因此,烧伤护士长期接触大量高级抗生素的机会更多,尽管基本没有用过此类药,但已经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后来做抗生素耐药试验发现),每次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时,用普通、常用的抗生素不能有效地控制。据报道曾有一位新分护士到医院烧伤科报到上班,一周后就出现乳腺发炎,医生怀疑是工作环境内菌群感染,后来炎症虽然消失了,但她也产生了抗生素高耐药性。因为感染她的菌群是高杀伤力的。另外,医院里高级抗生素的滥用,已经严重地恶化了医院的生态环境。菌群养成了高耐药性,护士长期要和这些菌群共处,身体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因此烧伤护士在配药中,用药时,应戴好口罩、手套,减少抗生素的吸收,而且须掌握各种药物毒副反应、给药途径及排泄途径,制订护理和操作常规,共同遵守自我防护操作程序。
5 对电损伤及其防护
烧伤病房电器设备多,如监护仪、电动吸引器、呼吸机、输液泵、烧伤治疗仪,特别是基层医院使用的护架烤灯等,有些设备存在漏电现象,护士在工作中偶有被电击或灼伤事件,因此部分陈旧电器要及时更换,设备定期检修,同时护士要熟练操作,严格遵守电器使用原则,确保自身安全。
6 各种社会心理压力及其防护
烧伤护士长期面对烧伤、烫伤、毁容、肢残以及死亡,忧伤情绪会影响精神状况和生活态度,而且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在提高,加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以及酗酒、吸毒等社会问题都增加了工作的风险性和紧张感,另外,夜班引起的心理压力、角色紊乱、生物钟紊乱等都给她们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心理影响,所以烧伤护士必须注意缓解紧张状态,做到劳逸结合,张驰有度。
①在生活方面注意饮食结构,补充维生素;
②加强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如适当外出旅游,或是去跳跳舞;
③保持乐观情绪,学会摆脱,学会放松自己,善于向人倾诉等,这对消除各种社会心理压力会有帮助。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