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安全是民航生命线 大火带给机场的消防启示

发表日期:2011-05-04 09:07:41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秋冬干燥,火灾频发。11月5日,吉林市商业大厦发生火灾,致死19人。11月13日,清华大学百年建筑、学校标志性建筑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华学堂发生火灾,文化价值损失难以估量。11月15日,上海一栋28层住宅楼发生火灾。截至16日9时20分,已导致53人遇难,70余人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城市,让生活不再美好”,正是这一场特大火灾,向我们无情地揭示了城市的一大软肋,密集的高楼大厦一旦着火,应急救援就变得十分困难。上海发生的这场大火给城市消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救援凸显出各种各样实际困难,缺少高科技、现代化的救援设备更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如果我们有能够直通大楼顶端的云梯,如果我们有能够穿透浓烟降落楼顶的直升机,这场大火的死亡人数无疑可以大大降低。可残酷的现实是,我们应该有,但我们真的没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火势蔓延、人被吞噬。


  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严密的空防安全体系中,机场的消防保障有着其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一个机场的消防保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机场的发展规模和管理水平。虽然空中客车A380在中国的运营遇到了一些意外,但南航订购的第一架A380飞机已经在总装过程中,不久将投入到国际航线的运营中。随着多层客舱、载有超大容量燃油并大量使用新型复合材料的空中客车A380、波音787等特大型飞机的投入使用,对机场现有消防设施和营救能力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机场消防管理部门应与时俱进,未雨绸缪,研究新情况、制定新措施、购置新设备、迎接新挑战。


  机场消防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机场的重要一环。消防安全生产的目的在于有效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消防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民航自组建以来,机场消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场消防事业日新月异,无论是人员素质,还是消防设备,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机场消防还有许多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有些驻场单位一味强调发展经济,总感觉火灾离自己很远,和自己无关。这些思想上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消防基础设施的不健全、不完善。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先上生产设备,放弃消防安全设施购置,留下许多先天隐患。从表面上看,经济虽然有所起色,但隐患险于明火,对于安全第一的民航来讲,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一旦发生火灾,所取得的短暂经济效益将功亏一篑、毁于一旦。


  2.现行机场消防工作格局不协调。机场消防部门警力有限、职权有限,面对大量的驻场单位显得力不从心,驻场单位多样性与消防监管模式单一性的矛盾日益突出。机场消防主管部门--机场公司,在消防管理方面比航空公司、油料等驻场单位有着先天的优势,目前的消防管理体制中,消防部门总是把有限的警力部署到机场自己认为的重点单位当中,驻场单位如何监管,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消防安全隐患。


  3、消防重视灭火、忽视预防。影响了机场消防事业的全面、均衡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指出: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防火工作应当放在首位,但在实际的机场消防工作中,火灾预防却被削弱,导致了目前大多数机场无论是在警力、装备的配置,还是在经费的投入等方面,往往偏重灭火这条战线。


  4.消防设施相对落后、陈旧。现有的一些消防战车因吨位小、性能差,已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机场需求。高空消防云梯车几乎没有,消防专用直升机更是是天方夜谭。应按照“科技兴安、与时俱进、超前发展”的理念,“快补旧帐、不欠新帐”的原则,制定增补计划,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配齐消防队伍、配全消防车辆,切实保障机场消防的现代需求。


  安全第一,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保安全就是讲政治,识大体、顾大局的表现。做好机场消防安全工作,事关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机场的客观要求。就民航而言,由于航空运输的特殊性,一旦出现火灾,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还会影响人心的稳定和机场的和谐,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针对目前机场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重视,提高认识。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保安全就是讲政治,识大体、顾大局的表现。做好机场消防安全工作,事关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机场的客观要求,必须把安全上升到政治的层面。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消防工作的最终目的。在防火方面,应由过去以大型物资仓库(物流中心、货运仓储)为重点转向以人员密集场所(宾馆、候机楼)为重点。在灭火方面,更加注突出救人第一的思想。


  3.严格日常训练,注重贴近实战。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学习与训练,不断提高消防队员的业务水平和身体素质,提高消防队员的自我保护能力,铸造一支业务精、体质强、技能高,关键时候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消防队伍。


  4.实施科技强警战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通过购买先进战车,学习先进消防理念,早日实现消防科技向实战能力的转变,通过现代网络技术使机场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与地方消防监控系统融为一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方联动,形成消防合力。


  5.创新消防监管模式,实施防消联勤机制。对现有消防力量进行优化配置,成立消防巡查服务队,实施错时工作巡查制度,督促隐患单位及时整改火灾隐患。将机场消防安全作为行政许可的前置条件,凡未经消防检查和验收合格,一律不予办理行政许可手续,切实把好消防管理源头关。


  前车不鉴,后车倾覆。民航各级机场消防部门应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引以为鉴。要充分认清当今火险多发的严峻形势,切实克服麻痹松懈思想,从和谐机场建设和稳定大局出发,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扎扎实实做好机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为机场平稳较快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