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是用氧化的方法降低生铁中碳、硅、硫、磷等元素的含量。若再加入一定量的锰、镍、铬、钨、钒等金属则可炼成合金钢或特种钢。炼钢的方法有转炉、平炉及电炉三种。老厂多用平炉炼钢法,新建厂采用吹氧转炉炼钢法。特种钢材多用电炉法。
(一)职业危害因素
1、钢厂的职业危害主要是高温、热辐射。平炉车间内散热量大,工作地点有很强的热辐射,装料台的铸锭处夏季的温度常较室外气温高15~20摄氏度以上,车间中炽热的钢渣、钢水和钢锭均可放散出大量的热。冬季由于车间内外温差大,发生室内外空气的剧烈对流,可使车间气温显著下降,形成一种不良的气象因素;出钢工及浇铸工除受高温、热辐射作用外,发生烧伤的危险性也较大;一氧化碳的危害亦属常见,当煤气管道密闭不严或从事检修、清扫时,特别是在蓄热室、沉渣室顶部,煤气发生炉及烟道等处工作时,均有大量接触一氧化碳机会。
2、吹氧转炉与平炉相似,只是在吹氧时,由炉口喷出长达十米的火苗,迸溅的火花不仅易引起烧伤,而且排出大量的热、烟尘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在碱式转炉炼钢时,要加碱或石灰,可造成粉尘飞扬。天车司机室受到粉尘、刺激性气体及高温的影响更为严重。
3、电炉炼钢的职业危害与平炉相似,比较特殊的是在更换电极时,散出大量热气和一氧化碳。
(二)预防措施
炼钢可列为职业危害较严重的生产过程,高温、辐射热、一氧化碳中毒、烧伤等职业危害都比较严重。解决炼钢职业危害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技术改造,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在预防措施上主要有以下各项:
1、预防高温、辐射热对炼钢工人的危害。首先是应利用多种隔热设备,如水冷炉门、遮热板、隔热墙等隔热热源。防止辐射热,司机室、操作室、天车、休息室均应采取隔热和制冷空调相结合的降温措施,电炉顶应安装排烟罩以排出烟气和热量,排烟罩应可上下移动,开启时便于出钢、出渣、更换电极。
2、加强通风。提倡利用有组织自然通风,操作地点设局部通风或在炉前两侧设喷雾风扇。
3、个体防护措施。使用表面覆有铝箔的冷气服,炉前工戴防护眼镜;真空镀膜的防红外线眼镜可吸收红外线98%,电炉工人应戴防紫外线眼镜。热修平炉时应向工人操作处送冷气,并需要医务人员监护。
4、防爆措施。为防止钢水爆炸,严禁加湿料,钢水包需烘干再用,注意原料中是否混有爆炸物。
5、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保持煤气设备的严密性,安设警报器,强化煤气救护站。现场经常备有一氧化碳防毒面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