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注意事项】
一、本考试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70 题(每道题1 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共15 题(每道题2 分),满分100 分。
二、试卷全部为主观评分题,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三、本考试全部时间为150 分钟,终了时间一到,应考人员一律停笔,等候监考人员收点试卷及答题卡,全部考试结束后,须待监考人员将全部试卷及答题卡收点无误,并宣布本考试结束,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70 分)
1.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一般在90 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 )。
A.120 日 B.150 日 C.180 日 D.100 日
2.( )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A.职业安全 B.劳动保护
C.劳动安全 D.安全生产
3.人本原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包括三个原则,下列不包括在人本原理中的原则是( )。
A.激励原则 B.动力原则
C.能级原则 D.安全第一原则
4.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事故的本质是( )。
A.能量的不正常作用 B.造成人员死伤
C.造成经济损失 D.造成人员伤亡
5.( )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 )是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少。
A.事故预防 劳动保护 B.事故预防 事故控制
C.安全生产 事故控制 D.安全生产 劳动保护
6.从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到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这一观点是包括在( )理论中的。
A.系统安全理论 B.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C.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7.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 )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安全教育对策和( )对策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
A.安全规则 安全技术 B.安全管理 安全技术
C.安全管理 安全规则 D 安全技术 安全管理
8.危险品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
A.16 学时 B.32 学时 C.48 学时 D.64 学时
9.已知上半年单位甲发生过轻伤、重伤、死亡和重大伤亡事故;单位乙仅发生过轻伤和重伤事故。如记单位甲为A,单位乙为B,试求A∪B 及A∩B 发生的
事故?(用集合符号表示)
A.A∪B={轻伤、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A∩B={轻伤、重伤事故}
B.A∪B={轻伤、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A∩B={死亡、重伤事故}
C.A∪B={轻伤、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A∩B={重伤、死亡事故}
D.A∪B={轻伤、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A∩B={轻伤、死亡事故}
10.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指的是生产经营单位内设的专门负责( )的机
构。
A. 安全生产 B.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C. 安全生产控制 D. 生产管理
11.在以下的单位中,除( )企业以外,都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 矿山 B.交通运输 C. 建筑施工 D. 危险物品生产、经营
1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安全生产法》中所规定的所有生产经营单位为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做到的是( )。
A. 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B. 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C.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D. 设立专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13.企业经理、厂长对企业的安全生产( )。
A.负全面负责 B.负主要责任
C.不负责任 D.责任不明确
14.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 )发展。
A.全面 B.安全 C.安康 D.稳定
15.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的是( )。
A.工伤保险的政策、法律、法规
B.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方法
C.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等
D.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16.单位对新职工应进行(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小时。
A.全面 48 B.三级 48 C.三级 24 D.三级 36
17.在喷漆车间安装通风系统,这种措施符合的安全技术措施基本原则是( )。
A.个体防护 B.消除危险源
C.限制危险物质 D.隔离
18.以下不属于国家规定要求对非矿山企业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是( )。
A.噪声 B.照明 C.电梯 D.压力管道
19.“三同时”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 )措施,是一种( )保障措施。
A.重要保障 事前 B.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
C.重要保障 安全生产 D.安全管理 事前
20.征收工伤保险费实行( )费率和 ( )费率相结合是事故预防的主要机制。
A.总体 局部 B.定额 差额 C.差别 浮动 D.国际 国内
21.劳动防护用品按防护部位不同,分为九大类:安全帽、呼吸护具、眼防护具、听力护具、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服、防坠落护具和护肤用品。下列防护用品中,安全带和安全绳属于( )。
A.呼吸护具 B.听力护具
C.眼防护具 D.防坠落护具
22.批准特种作业的机构为( )。
A.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安全生产管理局
B.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
C.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
D.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23.安全目标体系是由总目标和子目标构成的完整体系,其中安全分目标是车间、科室等部门为完成( )而提出的具体目标。
A.安全总目标 B.安全分目标
C.安全子目标 D.目标体系
24.安全预评价是指在项目( )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A.可行性报告前 B.建设中
C.竣工验收时 D.建设前
25.对评上3 级伤残等级的职工,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为( )的( )个月。
A.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18 B.本人工资 20
C.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22 D.本人工资 16
26.针对其一项活动或场所,以及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或生产装置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评价属于( )。
A.专项评价 B.安全验收评价
C.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D.安全预评价
27.离岗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复工的工人,要重新进行( ) 。
A.岗位安全教育 B.厂级安全教育
C.车间安全教育 D.三级教育
28.编制矿山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总体设计应当对矿山开采的安全条件进行论证。矿山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编制( )。
A.卫生专篇 B.劳动专篇
C.安全专篇 D.培训专篇
29.《工伤保险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 )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A.6 B.10 C.12 D.18
30.《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 )设计施工,并对其工程质量负责。
A.生产设备 B.安全设施
C.主体工程 D.项目图纸
31.《工伤保险条例》于( )起实施。
A.2003 年4 月16 日 B.2003 年4 月27 日
C.2004 年1 月1 日 D.2003 年11 月1 日
3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安全生产法》中所规定的所有生产经营单位为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做到的是( )。
A. 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B. 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C.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D. 设立专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33.电梯的( )应当对电梯质量及投入运行后的维修保养负责。
A.使用单位 B.设计单位
C.制造单位 D.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34.( )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A.事故树方法 B.LEC 法 C.因果关系分析法 D.危险指数方法
35.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
A.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C.安全第一,重在预防 D.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36.在绘制事故树时,下层事件R1 和R2 同时发生才会引起上层事件A 的发生;反之,下层事件有一个不发生,A 也不发生,则应使用( )表示三者的
逻辑关系。
A.或门 B.与门 C.与或门 D.非门
37.在安全目标管理中,对安全目标实施结果要及时进行检查和评价,评价方法是( )。
A.目标执行者根据规定标准自评
B.上级领导根据企业整体目标进行评价
C.首先是目标执行者根据规定标准自评,其次是上级领导以检查结果和目标卡片为依据,对目标执行者进行指导
D.上级领导对安全目标管理的全过程进行追踪性评价
38.( )不是企业第一领导者的职责。
A.审定安全生产规划和计划,确定安全生产目标值。按照国家规定保证所需的经费,有计划地解决重大隐患和职业危害,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B.主持召开企业定期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研究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相应作出决策,组织实施
C.按国家规定,确定本单位安全工作机构和安技干部的编制
D.组织领导安全生产检查,落实整改措施,及时解决生产中不安全的问题
39.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实施时间是( )。
A.2002 年12 月31 日 B.2001 年1 月1 日
C.2001 年4 月1 日 D.2001 年12 月1 日
40.如果一种危险不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悬殊,则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这是( )。
A.最大危险原则 B.概率求和原则
C.重大危险源原则 D.最小伤害原则
41.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 )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A.每一年 B.每三年 C.每二年 D.每四年
42.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 )。
A.通行标志、禁止通行标志、提示标志和警告标志
B.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C.禁止标志、警告标志、通行标志和提示标志
D.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通行标志
43.从长远观点来看,( )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A.低成本高效益 B.低风险高收益
C.高成本高效益 D.高风险高收益
44.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
A.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
B.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完全消除事故后果的危害
C.成为各类常发事故的应急基础
D.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下级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