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判决: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七条的规定,被上诉人佛山市高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为县级以上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享有作出工伤认定的职权。被上诉人根据调查证实上诉人高明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名仕居”1号楼的建筑承包方,将该建筑部分工程转包给自然人杨洪林,由于杨洪林不具备承接建筑工程的资质,故该转包行为无效,杨洪林不具有建筑工程用人单位的资格。虽然第三人刁自全、刁志勇是受雇于杨洪林个人在“名仕居”1号楼从事建筑工作,但基于以上原因,刁自全、刁志勇应视为与上诉人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刁自全、刁志勇在上诉人的建筑工地上从事日常的建筑工作时,因乘货物提升机而受伤。虽然上诉人有禁止提升机载人的警示,但上诉人对货物提升机的管理存在疏漏,刁自全、刁志勇搭乘货物提升机的行为尚不构成蓄意违章。被上诉人依照《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刁自全、刁志勇的受伤属于工伤正确,本院予以支持。另外,被上诉人在接到刁自全、刁志勇的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调查取证于2002年6月27日作出明劳社认(2002)72号《工伤事故认定书》程序合法。虽然被上诉人在此前曾作出(2002)明劳工第01号、第02号《工伤事故认定书》,但因该认定书不符合法定要求,明劳社认(2002)72号《工伤事故认定书》是对其的规范与改正,且因送达上诉人而生效,上诉人亦是因不服劳社认(2002)72号《工伤事故认定书》而诉讼,被上诉人不存在重复处理的行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维持被上诉人作出的明劳社认(2002)72号《工伤事故认定书》恰当,该判决依法应予维持。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例评析:
本案是因用人单位不服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中高明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认为其与刁自全、刁志勇之间并不存在劳动关系,并且刁自全、刁志勇在事故发生时是“蓄意违章”。而对刁自全、刁志勇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为工作原因而受到人身损害的事实双方没有争议。因此,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工程经转包后雇工受伤的,如何认定工伤?
佛山市高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收到刁自全、刁志勇的工伤认定申请后,首先应当审查刁自全、刁志勇与高明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存在劳动关系是认定工伤的前提条件。工伤保险法律的立法目的是为了维护劳动者合法的安全生产权益,因此,只有发生在存在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与其职工之间的伤亡事故才能适用工伤保险法律的相关规定。本案中,刁自全与刁志勇虽然是受雇于杨洪林从事“名仕居”1号楼工程的施工工作,但是在高明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与杨洪林之间存在工程的转包关系。高明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名仕居”1号楼的建筑承包商,但其又以承包人的身份将“名仕居”1号楼工程转包给杨洪林。根据《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的规定:“总承包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经发包人同意,可以将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第三人就其完成的工作成果与总承包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因此,高明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将其承包的“名仕居”1号楼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杨洪林的行为是无效的。杨洪林并不具有“名仕居”1号楼工程的用人单位资格,高明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名仕居”1号楼的合法承包商,因而刁自全、刁志勇在“名仕居”1号楼从事建筑工作就与高明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此外,刁自全、刁志勇是在高明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接受上岗前行业三级教育后开始为其工作的,两人的工资是由高明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核算后由杨洪林代发,这些事实也佐证了刁自全、刁志勇与高明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二、刁自全、刁志勇在事故发生时是否是“蓄意违章”?
案中高明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主张,刁自全、刁志勇在上岗前接受过三级安全教育,明知禁止提升机乘人,且施工现场有醒目的告示牌,但两人故意违反规定,因此其行为是“蓄意违章”。而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9条第5项的规定:职工存在“蓄意违章”的情形时就不应当认定为工伤。对于何种情形属于“蓄意违章”,《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没有明确规定。正因为对“蓄意违章”难以认定,用人单位就常常以此为由否认职工受到的伤害为工伤。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特地下了函对“蓄意违章”进行界定。2001年4月23日颁布的劳社部函[2001]48号《关于解释<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蓄意违章”的复函》中规定:“‘蓄意违章’,是专指十分恶劣的、有主观愿望和目的的行为。在处理认定工伤的工作中,不能将一般的违章行为,视为‘蓄意违章’。”本案中,虽然高明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有禁止提升机载人的警示,但其对货物提升机的管理存在疏漏,刁自全、刁志勇搭乘货物提升机的行为尚不构成蓄意违章。在事故发生时,刁自全、刁志勇并不存在十分恶劣的主观故意行为,只能算是一般违章。根据1996年2月12日劳动部办公厅颁发的劳办发[1996]28号《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中第6条规定:“对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区域因工作原因造成的伤亡(包括因工随车外出发生交通事故而造成的伤亡),即使职工本人有一定的责任,都应认定为工伤,但不包括犯罪或自杀行为。认定职工工伤,给予职工工伤保险待遇,并不影响企业按规定对违章操作的职工给予行政处分。”因此,在劳动行政部门对刁自全、刁志勇受到的伤害认定为工伤后,高明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仍然可以对两人作出行政处分。
根据以上分析,刁自全、刁志勇与高明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两人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为工作原因受到伤害,虽然两人行为违反了单位规章制度,但是并不构成“蓄意违章”。因此,佛山市高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认定为工伤的决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两级法院的维持判决也是正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