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安评法规

广东省深化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发表日期:2011-04-22 20:37:47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2002年第四季度防范特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的精神,深化我省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强化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现就做好我省今年深化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提出以下工作方案。

一、整治目的

去年各地在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中,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紧密配合,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深入开展排查和整改工作,有效地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整治工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年的专项整治,要在巩固去年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去年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我省今年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依法监管,突出重点,落实责任,进一步深化整治,确保安全管理到位,建立我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整治重点和任务

(一)全面摸清底数,建立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各市要继续对本地区危险化学品进行排查摸底,对摸底调查不深入或数据不准的市,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弥补,整个调查摸底工作都要进一步细化、深化,做到深入核查,不留死角。要在去年填报《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管理信息表》基础上,统一使用省开发的软件,按要求重新填报,以建立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实施全省危险化学品的动态管理。

(二)加强法制建设,规范监督管理。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经贸委35、36、37号令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省将制订下发危险化学品登记、经营、包装物和容器生产定点等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及有关安全评价、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和发证等制度。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针对本地区的情况和本部门的管理职责,制定有关配套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强规范监管。依法强制配备注册安全主任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年内使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的配备率达到50%以上。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三)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整治。

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坚决打击和取缔汽车罐车“大吨小标”、假牌假证、无牌无证、非法改装、超装超载、无证经营、无证上岗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经营秩序。各地要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船等运输工具及其设备、设施的安全技术性能的检测工作。严格把好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证照管理、年审和车辆检测关,防止超期、改装、带病车船参与危险化学品运输;做好自货自运企业及其特殊部门的危运资质认定工作;结合危险化学品包装容器的管理,制定常压槽罐车的管理办法,开展对常压槽罐车的质量检测,核发质量检测合格证,实现槽罐车的全面监控,有效防止危险化学品运输泄漏事故。

(四)加强剧毒化学品的管理。

经贸部门和公安部门要加强协调,紧切配合,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剧毒品的经营、使用和储存等管理规定,从源头把关严格审批,切实把好市场准入关,规范管理,加强监督,要在全省初步建立剧毒品的集中统一配送制度,整顿和规范剧毒物品的流通秩序,坚决取缔无证经营行为和走私等违法行为。

(五)理顺农药管理体系,规范农药安全管理。

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经贸委36号令的规定,属于剧毒化学品或危险化学品范围的农药,必须纳入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中,要将剧毒杀鼠剂和高毒农药的生产、储存和经营作为重点,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整顿。对非法生产高毒等违禁农药和鼠药的,要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农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不具备条件的农药经营单位,一律不得发放经营许可证;对违禁农药和鼠药,一律不予登记。

(六)继续做好加油站专项整治工作。

各地要按照省经贸委《转发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部门关于继续做好加油站专项整治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重点整治已责令关闭但仍违规建设、违法经营的加油站;全面对水上加油站进行重新规划、布点,对水上加油站的结构、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人员要求等进行评估,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将重新发证和备案,对不具备安全条件的予以取缔。

(七)加快废置危险化学品的处理工作。

针对我省危险化学品废置物数量不断增加,废置物处理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环保部门要在加快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设的同时,抓紧与公安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废置危险化学品的保管和处理工作,防止危险废置物的流失和泄漏。

(八)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建立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设立我省危险化学品登记办公室,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和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加快建立全省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隐患和危险源评估监控体系,增强我省防御和处置各类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能力。

三、整治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是今年我省安全生产四项专项整治中的重要内容。搞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整治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按照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抓好协调,周密部署,认真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今年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去年整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抓住当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本着差什么整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突出重点,开展有效的整治,认真解决自查、自纠中存在的不彻底、不到位的遗留问题。对一些生产经营条件差、业主和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从业单位,要重点检查、整改,跟踪落实,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彻底予以关闭,确保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对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和缺乏有效监控措施的重大危险源要进行整改,实现有效监控和治理。

(三)立足治本,建立我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我省生产使用的危险化学品量大面广,安全管理涉及到生产、经营、运输、使用、储存等各个环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搞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同时,要立足于治本,将整治与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促进依法经营、依法监管结合起来;与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安全技术水平结合起来;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结合起来;与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和新型工业化结合起来;将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

(四)全面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是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资质的必备条件。危险化学品行业专业性强,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安全管理和操作水平。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规定,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我省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四个统一”(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证书)的规定,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培训。各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对从业人员进行资质培训,特别是对安全监管、行政执法和从事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主要负责人、主管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并经考核合格者方能持证上岗。力争年内从事危险化学品作业的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五)各负其责,协同抓好专项整治工作。

深化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工作量大面广,各职能部门必须要严格按照《条例》等法规规定的职责,认真组织做好分管职责范围的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主动协调,积极配合,确保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专项整治牵头工作,并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协调,省公安、交通、质检、环境保护、工商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去年整治的分工,继续抓好深化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

(六)加大执法力度,落实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省的整治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和抓紧抓好工作落实。各级负有审批、许可和监督管理职能的行政管理部门一定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落实《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管理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做到“谁发证,谁审批,谁负责”。依法严肃查处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中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对存在严重隐患问题拒不整改的企业单位,要依法严肃查处,对已关闭但仍经营的单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决予以取缔,对有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对触犯刑律的,追究其法律责任;对阻挠、破坏整治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从严惩处,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整治工作不重视、领导不力,造成整治工作进展缓慢、没有取得成效的单位及其主要领导,要予以严肃批评并通报;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失职、渎职和滥用职权的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依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02号令等有关规定,追究行政责任乃至法律责任。

(七)建立整治工作报告制度,加强综合监督指导。

为及时了解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的工作情况,各市、省直有关部门必须每个季度写出书面小结,半年写出工作总结,年底写出全年总结,报省安监局二处。在整治过程中,各地、各部门要善于总结经验,抓好典型,推动本地区、本部门专项整治工作,对存在问题要及时反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要认真做好全省危险化学品专

相关推荐:

限制未成年人在非工业部门夜间工作建议书

采矿和运输业劳动监察建议书

国际航空运输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