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注安考试

注安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八)

发表日期:2011-05-04 07:21:27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考试注意事项】

   一、本考试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道题1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共15题(每道题2分),满分100分。
   二、试卷全部为主观评分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三、本考试全部时间为150分钟,终了时间一到,应考人员一律停笔,等候监考人员收点试卷及答题卡,全部考试结束后,须待监考人员将全部试卷及答题卡收点无误,并宣布本考试结束,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70分)
1.根据国家安监局发布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的规定,国家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标志的生产、使用、核发、(  )等环节进行监管。
A.检验      B.配发  C.经营      D.安装
2.事故调查的最主要目的是____。(  )
A.追究事故者责任者     B.分析计算事故损失  
C.分析事故原因防止重演   D.上报事故资料
3.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把事故发生过程概括为五个部分,即(      )。
A管理缺陷;环境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B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C基本原因;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损失
D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4.征收工伤保险费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是实现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主要机制。其中浮动费率反映(      )的变化。
A.企业劳动条件                   B.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劳动条件
C.行业客观风险水平               D.安全卫生状况和事故率水平
5.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把重大危险源解释为(      ).
A.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B.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C.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经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D.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小于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6.事故的发生具有其内部规律和外在原因,加强企业安全监督是避免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一旦发生事故,坚持(      )原则进行处理。
A.预防为主              B.“四不放过”
C.三同时原则                        D.责任追查到底
7.根据有关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下表述正确的是:(      )。
A.《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指出,乡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的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B.《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职责。
C.《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D.《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依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汽油属于(      ).


A.爆炸性物质                           B.易燃性物质
C.活性化学物质                         D.有毒物质
9.触电事故适用于下列哪一种事故模型进行规律分析?
    A.因果连锁模型  B.轨迹交叉模型  C.人为失误模型  D.原因体系模型
1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活动的一种方式,包括影响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      )与职责以及绩效(      )的方法。
   A.重点活动、测量                       B.主要因素、考察
   C.各种活动、考评                       D.重大事故、测评
  1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的持续改进是指(      )。
A.不断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B.不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C.不断纠正各类不符合                   D.不断降低各类事故的风险
12.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中,不属于其常用文件格式的文件是(     )。
A.程序文件                             B.行政红头文件
C.手册                                 D.作业指导书
13.某企业在负责人的领导下,建立了有序的多级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中各级(层次)部门各司其责,某层次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上一层次来协调,下一层次服从上一层次的有效控制。试问这种安全管理方式符合下列哪种管理的基本原则(      )。
A.动力原则     B.封闭原则     C.激励原则      D.整分合原则
14.下述论点中,不正确的是(      )。
A.“强制原理”认为,安全生产管理有必要采取强制手段约束个人的活动和行为。
B.“监督原则”认为,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得到落实,应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因果关系原则”认为,只要事故的因素存在,事故发生是必然的。
D.“反馈原则”认为,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
15.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投产前进行的安全评价是(      )。
A.专项安全评价                      B.安全检查表法
C.安全验收评价                      D.预先性安全评价
16.在工业生产中,设置防爆墙、防火门等主要是应用(      )预防伤亡事故。
A.系统安全理论                       B.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C.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D.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17.已知某企业去年事故重伤人次2人,轻伤人次8人,当年在册职工人数为2500人。试求10万人重伤率和10万人伤亡率?
A.10万人重伤率为80,10万人伤亡率为400
B.10万人重伤率为8,10万人伤亡率为400
C. 10万人重伤率为8,10万人伤亡率为40
D. 10万人重伤率为80,10万人伤亡率为40
18.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      )。
A.应急队伍的建设                      B.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   
C.事故损失评估                        D.应急预案的演练
19.“警戒与治安”是核心要素(      )的二级要素。
A.应急策划                       B.应急准备
C.应急响应                  

相关推荐:

2004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模拟试题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模拟试题

注册安全工程师2005考试大纲-考试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