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注安考试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试题(六)

发表日期:2011-05-04 07:20:45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事故案例分析26


  某年6月30日,某烟花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死亡37人,重伤12人;损毁厂房、仓库、民房10200平方米和大量设备、原材料;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


  经事故现场勘察、调查询问及专家组调查、试验分析后认定:此次事故为包装二车间装配工王某操作不当所致。事发当时,王某正用气动钉枪对一枚火箭烟花进行装配时,连打两钉都错位,意外引燃所装配的火箭烟花。此时工人丁某(事故中死亡)正领完料路过该处,火箭烟花引燃其手推车上的原料,又引爆了二车间内大量待组装的烟花半成品和成品;继而引爆、殉爆厂内其他车间、仓库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爆炸总药量约为7吨“TNT”,当量,整个厂区瞬间夷为废墟。


  调查确认:王某在事故前1个多月进厂,先做清洁工,事故前3天未经培训被安排到包装二车间装配工序打气钉。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A.装配工操作不当—将气钉打错位置


        B.厂方擅自扩建厂房,改变部分厂房用途。致使工房与火药库之间的距离过近,不符合安全标准


        C.厂内原料和成品、半成品存放量过大,不符合规定要求


        D.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超编制招用大批工人


      2.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在危险化学品分类中,烟花爆竹归人一-—类。


        A.易燃固体B.氧化剂C.爆炸品D.自燃物品


  二、多项选择题


      3.下列选项中,_属于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A.厂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到位


        B.操作工违章操作


        C.上级公司有关领导严重失职,租赁后放弃对烟花厂生产经营、安全生产的监管


        D.当地职业病防治管理部门把关不严,监督管理不力


      4.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应当对等危险工序的工人进行专业技


        术培训,经有关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A.车间生产统计一B.药物混合C.装药D.压药


      5.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应当对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保管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建立_等登记制度。


        A.购买B.销售C.领用D.检验


  三、简答题


      6.请列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生产烟花爆竹企业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之中的6项。


      7.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国家对哪几类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事故案例分析27


  某年某月某日,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14平方米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的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爆炸后扩散的10.2 t氯气波及7. 53平方千米,事故共导致779人氯气中毒,5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


  事故调查确认:


  (1)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某药物化工厂(简称“药化厂”,该厂液化石蜡工段以液化石蜡和液氯为原料生产氯化石蜡)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药化厂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人液氯钢瓶中。


  (2)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粉碎性爆炸,并导致一连串钢瓶爆炸。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_不属于特种设备。


          A.电梯B.气瓶C.冲床D.大型游乐设施


      2.气瓶充装后应有专人逐只进行安全检查。在下列检查内容中,叙述错误的选项


          是_。


          A.瓶阀及其与瓶口连接的密封是否良好B.充装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C.瓶体温度是否有异常升高迹象D.瓶体是否清洁


    二、多项选择题


      3.下列选项中,属于气瓶安全附件的是_。


          A.色环B.爆破片C.瓶帽D.减压阀


      4.气瓶在充装前必须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发现_等情况时,禁止充装。


          A.瓶内混有可能与所装气体产生化学反应的物质


          B.气瓶外皮有污垢


          C.易燃液化气体中的氧含量达到或者超过规定值


          D.气瓶存在严重缺陷


    三、简答题


      5.对气瓶充装单位有哪些基本要求?


      6.为什么气瓶除了应当符合压力容器的一般安全要求外,还需要有一些专门的安全规定和要求?


  事故案例分析28


      某年春,某乡镇化工厂为降低成本,将金属钠储存在塑料袋里,口扎紧,外套麻袋。结果袋中的钠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烧毁库房一座,金属钠21吨。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物质中,不会发生自燃的是_。


        A.稻草B.硝化纤维C.棉籽饼D.铁砂


      2.以下选项中,不会发生爆炸的粉尘是_。


        A.可可粉B.铅粉C.鱼粉D.镁粉


  二、多项选择题


      3.以下物质中,属于遇湿易燃物质的有_。


        A.金属铅B.金属钾C.碳化钙D.氧化铁


      4.在本次事故中,该单位违反了_等法律、法规。


        A.《安全生产法》B.《职业病防治法》


        C.《劳动法》D.《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三、简答题


      5.简述为什么袋中的钠会发生爆炸,正确存放钠的方法是什么?


      6.简述露天堆放的煤堆为什么会发生自燃?


  事故案例分析29


      某年5月,某化肥厂卸油站工人,在使用临时泵与胶管卸轻油作业时,引发大火,在场4名工人3死1伤。


      其主要原因:


      (1)由于是临时设施,工作不细,存在几处漏油点。当时气温为36℃,导致大量漏油挥发,较高浓度、比空气重的可燃气聚集于地面;


      (2)使用临时泵与胶管不配套,使胶管内轻油流速大大超过规定的容许流速;


       (3)未在临时泵与胶管上安装接地装置。


  一、单项选择题


      1.引发火灾的三要素是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下列选项中,_不可能成为点火源。


        A.木块在木板上摩擦B.用钻头在钢板上打孔


        C.雷电D.烟头


  二、多项选择题


      2.从广义的角度看,防火防爆技术可以分为_等几方面的措施。


        A.消防措施B.限制性措施C.教育培训措施D.疏散性措施


      3.一般将点火源分为机械火源、电火源、化学火源和热火源等4大类。以下选项中,属于机械火源。


        A.电气开关时打火B.穿带铁钉鞋底在水泥地面行走产生的火花


        C.摩擦时产生的静电火花D.高压气体高速从管道破裂处喷出引发着火


  三、简答题


      4.试述通过管道输送可燃液体时,预防静电起火最基本的措施是什么?


      5.简述本次火灾的发生原因。


  事故案例分析30


  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在高速公路上与乙驾驶的货车相撞。液氯泄漏,造成除甲外的两人死亡,甲不顾槽车严重损坏、液氯泄漏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和采取措施,逃离事故现场,形成大范围污染,造成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疏散。


  一、单项选择题


      1.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A.槽车与货车相撞而泄漏B.槽车设计不合理


       

相关推荐:

2004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模拟试题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模拟试题

注册安全工程师2005考试大纲-考试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