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注安考试

2008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习题

发表日期:2011-05-04 07:18:30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1.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通常由( )决定。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的类别
  B.事故严重性和影响范围
  C.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D.事故的严重性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能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危险概念的理解。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程度:R=f(F,C)(教材P2)R:危险度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所以答案选择C。
 
   2.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下列类型的企业中,不属于强制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的是( )。
  A.矿山企业
  B.建筑施工企业
  C.烟花爆竹生产企业
  D.汽车制造企业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相关知识的考查。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均为高危行业。按照《安全生产法》等相关规定由国家强制向所在企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D选项不属于此列,所以选择D。
 
   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生产经营单位现场检查时,发现现场作业人员有未按照要求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情况,应当(  )。
  A.责令立即排除
  B.依法给予行政拘留
  C.责令停止生产作业
  D.当场予以纠正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职责细节的考查。在实际操作中,对检查中发现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能够立即纠正的,如违章指挥或者违章操作,未按照要求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等,负有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当场予以纠正。
 
  4.某化工厂生产液氯,由于市场需求量增大,须进行扩建。为取得主管部门批准立项,该化工厂需要对扩建项目进行(  )。
  A.安全预评价
  B.专项安全评价
  C.安全现状评价
  D.安全验收评价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对于安全评价的分类的考查。安全预评价是在项目建设前,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其目的在于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用以指导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从本题来看与预评价相符。
 
 
   5.《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  )临界量的单元。
  A.种类等于
  B.数量等于或超过
  C.种类等于或超过
  D.数量等于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重大危险源概念的考查。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定义:长期地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6.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监控(  ),对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A.信息网络系统
  B.管理系统
  C.网络系统
  D.预警系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的相关知识的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的监控预警系统,严密监视那些可能使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态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的变化趋势,及时给出预警信息或应急控制指令,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7.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危险性极大,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必须对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制定(  )程序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A.危险物质泄漏控制
  B.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
  C.出入现场和紧急撤离
  D.应急信息的审核和批准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应急救援预案相关内容的考查。编制应急预案时对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包括安全预防措施、个体防护等级、现场安全监测等,明确应急人员进出现场和紧急撤离的条件和程序,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观察四个选项只有C正确。


  8.根据毒害作用机理不同,职业性有害气体可分为窒息性气体和刺激性气体。下列气体中,属于刺激性气体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硫化氢
  D.氮氧化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职业性有害气体的分类。
 
   9.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生产经营单位,所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容应包括(  )。
  A.确定符合体系要求的职能分配和机构职责分工
  B.职业健康安全总目标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
  C.建立并保持程序,确保员工具备必需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和能力
  D.建立并保持程序,及时与员工和相关方就有关信息进行协商和交流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容的考查。生产经营单位所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必须包括以下内容:(1)承诺遵守自身所适用且现行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包括生产经营单位所属管理机构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定和生产经营单位与其他用人单位签署的集体协议或其他要求。(2)承诺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和事故预防、保护员工健康安全。
 
   10.某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了死亡2人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该事故应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至(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A.国务院
  B.省级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答案】:C
  【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针对普通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一次造成1~2人死亡的情况为一般事故。因此,依据本条例,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所以,选择C。
  注:关于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的内容为教材第十章第一节的内容,在08考试大纲中未作要求,但是因为在本章有关内容的考题,可能会牵涉到一些内容(尤其是有关法律条文),所以建议大家适当了解本节内容,以为考试所需。


  11.在抽样调查我国化工企业近年来职业中毒的发病情况时,减少抽样误差最为有效的方法是(  )。
  A.严格校验检查仪器
  B.修改职业中毒诊断标准
  C.对所选企业反复多次调查
  D.增加所调查企业的样本量,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统计学基本概念的考查。统计上所说的误差泛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原因造成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差别。其特点:抽样误差不可避免。统计上可以估计抽样误差,并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抽样误差。通常可以通过改进抽样方法和增加样本量等方法来减少抽样误差。

相关推荐:

2004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模拟试题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模拟试题

注册安全工程师2005考试大纲-考试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