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注安考试

09年安全管理知识考前预测试题

发表日期:2011-05-04 07:15:14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单选题:


1、(   )第二十二条规定“储存单位应当将储存剧毒化学品以及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地公安部门和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A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B 《职业病防治法》   C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D 《安全生产法》


标准答案:c


解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储存单位应当将储存剧毒化学品以及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地公安部门和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2、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    )。


A 危险源   B 评价单元   C 重大危险源   D 危险场所


标准答案:c


解析: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 _________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重要内容


A 风险评价   B 安全预评价   C 安全评价   D 重大危险源评价


标准答案:a


解析:风险评价是重大危险源控制中的主要内容。其它的三个答案不是针对重大危险源控制来说的。


4、 各级重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一级危险源在()以上,二级危险源在()以上,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以上。


A A级、B级、D级   B A级、B级、C级   C B级、C级、D级   D C级、D级、E级


标准答案:b


解析:各级重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一级危险源在A级以上;二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


5、 如果一种危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悬殊,则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这是_________


A 最小伤害原则   B 概率求和原则   C 重大危险源原则   D 最大危险原则


标准答案:d


解析:最大危险原则。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大,则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


6、 重大危险源评价以_________作为评价对象


A 机械设备   B 危险因素   C 危险单元   D 危险指数


标准答案:c


解析:重大危险源评价要以最基本的评价单元来进行,这样做较为全面详细具体。


7、 根据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确认后,就应该进行()


A 登记   B 风险分析评价   C 相关制度的确定   D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标准答案:b


解析:在重大危险源评价和控制中,一旦重大危险源经过了辨识和确认以后,就应该进行风险分析评价。这是重大危险源评价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


8、 根据安全工程学的一般理论,危险性定义为事故频率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乘积,即危险性评价一方面取决于事故的(),另一方面取决于事故发生后的()。


A 大小、严重程度   B 类别、结果   C 易发性、严重性   D 性质、人员伤亡情况


标准答案:c


解析:危险性评价其实就是基于危险性的定义来做的。根本上讲就是针对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来进行的。


9、 “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21项,。最后一种工艺因素仅与含毒性物质有相关关系,是()。


A 高温体   B 毒物出料及输送   C腐蚀   D物料储存


标准答案:b


解析:“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21项,分别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物料处理;物料储存;操作方式;粉尘生成;低温条件;高温条件;高压条件;特殊的操作条件;腐蚀;泄漏;设备因素;密闭单元;工艺布置;明火;摩擦与冲击;高温体;电器火花;静电;毒物出料及输送。最后一种工艺因素仅与含毒性物质有相关关系


10、 产性毒物进人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道、()和消化道。


A.皮肤   B.口腔   C.食品  D.眼


标准答案:a


解析:人体的表面皮肤是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之一。


11、 从事视屏作业的人员,最易引起()系统过度疲劳


A.运动系统   B.视觉系统   C.消化系统   D.神经系统


标准答案:b


解析:视频综合症。当然指的是视觉系统。


12、 根据《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将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为()级。


A. 5   B.4   C.3   D.6


标准答案:a


解析:数字答案一定要记牢。


13、 石棉尘埃对人体的哪种器官有危害(      )


A.胃部   B.手部   C.肺部   D.胃部


标准答案:D


解析:粉尘引起的职业危害有全身中毒性、局部刺激性、变态反应性、致癌性、尘肺。其中以尘肺的危害最为严重。


14、 下列毒气中哪一种是无色无味的(      )


A.氯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硫化氢


标准答案:b


解析:常识。


15、 我国目前规定,成年妇女禁忌参加连续负重,禁忌每次负重重量超过(),间断负重每次重量超过()的作业。


A.12kg、25kg   B.50kg、75kg   C.20kg、25kg   D.45kg、55kg


标准答案:D


解析:数字答案一定要记牢。


16、 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


A.作业环境   B.卫生环境   C.高温环境  D.电离环境


标准答案:a


解析:从职业危害的来源划分,可以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三个方面来划分。


17、 2002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不包括:()。


A.铝尘肺   B.石墨尘肺   C.木工尘肺   D.电焊工尘肺


标准答案:D


解析:在我们附表中所列举的尘肺有13种,木工尘肺不包含在其中。


18、 关于井下防尘的措施,说法有误的是()。


A.保证作业面足够的通风量   B.湿式凿岩   C.放炮后喷雾降尘5min  D.人风巷道、回风巷道设水幕


标准答案:D


解析:这种说话没有科学依据,而且也不具有科学的道理。


19、 以下关于接触毒物工人作业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天必须将工作服洗净,否则不得上岗   B.不准在作业场所吸烟、吃东西   C.下班回家后立即洗澡   D.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用后即弃,不得回收使用


标准答案:b


解析:正确的做法是:不准在作业场所吸烟、吃东西。下班后洗澡,不是下班回家后再洗。个人防护用具不是一次性的,经过维护还可以使用,不是必须用一次就扔掉的。


20、 职业危害因素分为哪几类(     ).


A.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和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三类   B.物理有害因素一类   C.化学有害因素一类   D.生物有害因素一类


标准答案:a


解析:职业危害因素是与生产分不开的,所以我们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分类。


21、 我国卫生部门公布的法定职业病中有()种尘肺


A.15   B.8   C.13   D.10


标准答案:D


解析:目前一共是13种。


22、 原国家劳动人事部于()年间先后公布了粉尘、毒物、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


A 1984~1990   B 1983~1989    C 1984~1991   D.1983~1990


标准答案:a


解析:目前用于作业场所有害作业分级评价的主要标准有:GB5044—19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l2331—1990《有毒作业分级》、GB5817—19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T3869—1997《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T4200—1997《高温作业分级》、GB/T14440一1993《低温作业分级》、GB/T14439一1993《冷水作业分级》、LD80—1995《噪声作业分级》。


23、 对高温作业分级按照工作地点WBGT指数[即湿球黑球温度(℃)]和接触高温作业的时间将高温作业分为()级,级别越高表示强度越大。


A 2   B 3   C.4   D.5


标准答案:D.


解析: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评价的依据是湿球黑球温度(WBGT)结合评价指数和劳动者接触高温作业的时间两项指标。并用定向热辐射强度加以修正,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级别越高危害越大。


24、 建设项目竣工后,在试运行期间,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在试运行()个月内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A 6   B 3   C 10   D 12


标准答案:a


解析:卫生部2002年22号令公布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第十六条中明确指出:建设项目竣工后,在试运行期间,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隋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在试

相关推荐:

2004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模拟试题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模拟试题

注册安全工程师2005考试大纲-考试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