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注安考试

09年安全管理知识考前练习题

发表日期:2011-05-04 07:15:05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单选题:


1、 在实施安全评价时,划分评价单元的目的是()。


A.便于提高生产效率  B.为领导提出管理建议  C.便于行业归口管理  D.为评价目标和方法服务


标准答案:d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A.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  B.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小于  C.生产、经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  D.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小于


标准答案:a


3、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重大危险源分为()。


A.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B.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C.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  D.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标准答案:c


4、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辨识重大危险源依据是()。


A.物质的临界特性及数量  B.物质的比重及数量  C.物质的密度及数量  D.物质的危险特性及数量


标准答案:d


5、 下述不属于重大危险源分析内容的是()。


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B.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C.进行风险评价  D.编制事故应急预案


标准答案:d


6、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A.500  B.400   C.600  D.550


标准答案:a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县级以上  B.地级以上  C.省级以上  D.乡镇以上


标准答案:a


8、 一个完整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包括()。


A.预案、程序、指导书、应急行动的记录  B.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程序、应急行动的记录、指导书  C.预案、程序、应急行动的记录、应急预案编制的指南  D.应急预案编制指南、预案、程序、指导书


标准答案:a


9、 预案评价人员在参与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的任务是()。


A.观察参演人员的应急行动并记录观察结果  B.保障演练过程的安全  C.确保演练活动的挑战性  D.确保演练进度


标准答案:a


10、 上报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火灾、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铁路交通、民航飞行、农用机械和渔业船舶伤亡事故及其他社会影响重大的事故和重特大未遂伤亡事故;此类事故的上报属于()的范围。


A.事故快报  B.事故统计月报  C.事故半年报  D.事故年报


标准答案:a


11、 “警戒与治安”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的二级要素。


A.应急策划  B.应急准备  C.应急响应  D.现场恢复


标准答案:c


12、 下列事故应急预案的要素中不属于应急准备的要素是()。


A.机构与职责  B.教育、训练与演练  C.互助协议  D.接警与通知


标准答案:d


13、 按照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可将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划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


A.不足项  B.整改项  C.改进项  D.总结项


标准答案:d


14、 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实施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A.指定评价人员  B.编写书面评价报告  C.记录参演组织的演练表现  D.追踪整改项的纠正


标准答案:c


15、 研究者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这种特征称为()。


A.误差  B.变量  C.概率  D.变异


16、 根据2002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我国尘肺分为()种。


A.10   B.11  C.12  D.13


标准答案:d


17、 属于高温强热辐射的作业是()。


A.建筑、修路夏季施工作业  B.印染作业  C.印刷作业  D.炼钢、炼铁作业


标准答案:d


18、 根据现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不属于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A.高温  B.生产性粉尘  C.放射线  D.噪声


标准答案:c


19、 预防苯中毒的根本性措施是()。


A.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  B.作业环境定期监测  C.通风排毒  D.实施就业前体验和定期体检


标准答案:a


20、 引起电光性眼炎的常见因素是()。


A.电磁波  B.微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标准答案:d


21、 不属于常用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方法是()。


A.作业环境监测  B.生物监测  C.健康监护  D.劳动能力鉴定


标准答案:d


22、 对接触有害作业的新工人,上岗前应开展的检查是()。


A.职业病检查  B.劳动能力鉴定  C.定期健康检查  D.就业前健康检查


标准答案:d


23、 员工具有完成作业现场内与其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关任务的能力,这是因为()。


A.他们有大学的学历  B.他们有正式的安全健康资格  C.他们以适当的培训和实践经验为基础  D.他们服从管理者的指挥和安排


标准答案:c


24、 生产经营单位在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时,所任命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


A.主持管理评审  B.实施内部审核  C.建立、实施与保持OSHMS  D.编写体系文件


标准答案:c


25、 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要求,如果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而引起文件更改时,应避免()的做法。


A.取消该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B.遵照更改的文件  C.记录所更改的文件  D.按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对更改的文件进行控制


标准答案:a


26、 计算在观察期内,可能发生某种疾病(或中毒)的一定人群中新发生该病(中毒)的频率,此类指标在职业卫生统计指标中称为()。


A.粗死亡订  B.病死率  C.发病率  D.患病率


标准答案:c


27、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持续改进的目的是()。


A.不断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B.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C.不断纠正各类不符合  D.不断降低各类事故的风险


标准答案:d


28、 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要求,不属于职业安全健康记录管理要求的是()。


A.按期进行评审  B.规定保存期限  C.字迹清楚  D.便于查询


标准答案:a


29、 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A.垂直管理、集中监察  B.横向管理、分级监察  C.垂直管理、分级监察  D.横向管理、集中监察


标准答案:c


30、 下列安全生产监察内容中,不属于行为监察内容的是()。


A.对职工教育培训的监察  B.对特殊工种作业的监察  C.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察  D.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监察


标准答案:b


31、 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关键因素是()。


A.频谱特征  B.声压级大小  C.接触时间  D.接触方式


标准答案:b


32、 不属于预防电离辐射外照射防护基本方法的是()。


A.除污保洁  B.时间防护  C.距离防护  D.屏蔽防护


标准答案:a


33、 不属于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一级要素的是()。


A.方针与原则  B.现场恢复  C.危险评价  D.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标准答案:c


34、 安全评价的目的未涉及()。


A.提出对当事人的处罚意见  B.给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  C.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  D.达到最低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标准答案:a


35、 根据本质安全的概念,()是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A.切割机械上设置的光控断电装置  B.汽车上设置的安全气囊  C.为探险人员配备的卫星定位仪  D.煤矿工人佩戴的自救器


标准答案:a


36、 生产经营单位实行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遵循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中()。


A.系统原理的动态相关原则  B.人本原理的激励原则  C.系统原理的反馈原则  D.预防原理的3E原则


标准答案:b


37、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生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


A.三级,即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和Ⅲ级(一般)  B.至级,即l级(一般)、Ⅱ级(重大)和Ⅲ级(特别重大)  C.四级,即I级(一般)、Ⅱ级(重大)、Ill级(特大)和Ⅳ级(特别重大)  D.四级,即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标准答案:d


38、 系统安全理论撼阐述导致事故原因的一种理论,它认为事故是由于()产生的。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上的缺陷  D.系统的不可靠性


标准答案:d

相关推荐:

2004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模拟试题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模拟试题

注册安全工程师2005考试大纲-考试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