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注安考试

09年安全生产技术学习精选试题

发表日期:2011-05-04 07:14:50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单选题:


1、 呼吸性粉尘是指能被吸人人体肺部并滞留于肺泡区的浮游粉尘。空气动力直径小于()的极细微粉尘,是引起尘肺病的主要粉尘。


A. 7.07μm    B. 7.07 mm   C. 0.01μm   D. 0.01mm


标准答案:a


2、 粉尘中()的含量是引起矽肺病的主要因素,含量越高,危害越大。


A. 煤尘  B. 游离二氧化硅  C. 岩粉  D. 铝粉


标准答案:b


3、 粉尘的分散度是指粉尘整体组成中()所占的百分比。


A. 粒级最细的尘粒  B. 粒级最大的尘粒  C. 各种粒级的尘粒  D. 各种物质的尘粒


标准答案:c


4、 炮掘工作面放炮防尘采取的防尘措施主要有()。


A. 采用湿式除尘风机  B. 水炮泥和放炮喷雾  C. 采用湿式除尘器  D. 采用袋式除尘器


标准答案:b


5、 粉尘组成中,小于()的尘粒所占的百分数越大,对人的危害越大。


A. 5μm   B. 7μm   C. 5 μm   D. 7 μ m


标准答案:a


6、 设置在矿井两翼与井筒相通的主要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巷和回风石门;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和回风巷的被动式隔爆棚是()。


A.重型棚  B.轻型棚  C.水棚  D.岩粉棚


标准答案:a


7、 被动式隔爆技术措施只能在距爆源()m范围内发挥抑制爆炸的作用。


A. 10~20   B. 20~40   C. 300~400   D. 60~200


标准答案:d


8、 自动隔爆装置三大组成部分是()。


A. 执行器、控制器和报警装置  B. 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装置  C. 传感器、控制器和喷洒装置  D. 探测器、执行器和喷洒装置


标准答案:c


9、 我国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允许浓度规定为:岩矿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大于10%的矿山,粉尘允许浓度为()mg/m3;岩矿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0%的矿山,粉尘允许浓度为()mg/m3。


A. 1;4   B. 1;2   C. 2;4   D. 2;2


标准答案:a


10、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处,都必须()。


A. 使用有警示作用的安全色  B. 有警告牌匾  C. 悬挂醒目的安全标志牌  D. 设置警戒线


标准答案:c


11、 以下不是建筑施工中主要伤亡事故的是()。


A. 物体打击  B. 触电  C. 机械伤害  D. 起重伤害


标准答案:d


12、 ( )以建设项目或群体工程为对象进行编制,对其进行统筹规划,指导全局的施工组织设计。


A.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B.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C.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D. 施工组织总设计


标准答案:d


13、 ()是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从而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发生事故。


A.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B.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C.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D. 施工组织总设计


标准答案:a


14、 以下不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的内容的是:()。


A.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管理规定  B.为确保安全,对于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制定的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C.预防自然灾害(防台风、防雷击、防洪水、防地震、防暑降温、防冻、防寒、防滑等)的措施  D.防火防爆措施


15、 在市区内施工现场四周用硬质材料进行围档封闭,其高度不得低于()m。


A.1.5  B.1.6  C. 1.8  D. 2.0


标准答案:c


16、 将脚手架挂在墙上或柱上事先预埋的挂钩上,在挂架上铺以脚手板而成的脚手架称为()。


A. 悬挑脚手架  B. 吊篮脚手架  C.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D. 挂脚手架


17、 在建筑施工中,高处作业基本上分为3大类,即()。


A. 升降机作业、脚手架作业、外墙装饰作业  B. 升降机作业、模板作业、外墙装饰作业  C. 临边作业、洞口作业及独立悬空作业  D. 临边作业、脚手架作业及独立悬空作业


标准答案:c


18、 ()千斤顶具有起重量大、操作省力、上升平稳、安全可靠等优点。


A. 齿条式  B. 螺旋式  C. 油压式  D. 水压式


标准答案:c


19、 可以用来起吊轻型构件、拉紧扒杆的缆风绳,以及在构件或设备运输时拉紧捆绑的绳索的工具是()。


A. 千斤顶  B. 倒链  C. 卡环  D. 绳卡


标准答案:b


20、 以下有关卡环的使用安全要求正确的是()。


A. 卡环必须是铸造的,不能使用补焊的卡环  B. 卡环在使用时不得使卡环销子与环底受力  C. 抽销卡环经常用于吊装重量较大的柱子  D. 柱子的重量较大时,须用螺栓式卡环


标准答案:d


21、 连接力最强的标准钢丝绳卡子是()钢丝绳卡子,应用最广。


A. 骑马式  B. 拳握式  C. 压板式  D. 对接式


标准答案:a


22、 柱子吊装时的安全要求正确的是:()。


A.起吊时发现卡环的方位与绳扣有异常现象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吊装的安全  B.吊装前要检查柱脚或杯底的平直度,如误差较大造成点接触或线接触时,应多加几道缆风绳固定  C.柱子临时固定用的楔子,每边不少于1个,在脱钩前要检查柱脚是否落至杯底,防止在校正过程中,因柱脚悬空,在松动楔子时柱子突然下落发生倾倒  D. 柱子有缆风绳固定,可以在第二天进行校正


标准答案:a


23、行车梁、屋架吊装时的安全要求正确的是:()。


A.行车梁的吊装要在柱子杯口二次灌缝的混凝土强度达到50%以后进行  B.吊装前要搭设操作平台或脚手架,操作人员可以站在柱顶或牛腿上  C.构件的两端要有专人用溜绳来控制梁的方向,防止碰撞构件或挤伤人  D.可以用起重机将人和构件一起升降


标准答案:c


24、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在拆除工程施工()日前,将有关资料报拆除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部门备案。


A.7   B.15   C.30  D.60


标准答案:b


25、 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由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向专业施工队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A. 全体作业人员  B. 班组长  C. 安全员  D. 项目经理


标准答案:a


26、《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一1992)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第3类是()。


A. 爆炸品  B.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 易燃液体  D.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标准答案:c


27、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一1992)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第8类是()。


A. 爆炸品  B.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 易燃液体  D. 腐蚀品


标准答案:d


28、 乙炔的爆炸极限是()。


A.2.5-60   B.2.5-80  C.6.5-80  D.6.5-98


标准答案:b


29、 氨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是()mg/m3 。


A.10   B.20  C.30  D.40


标准答案:c


30、 氯的最高容许浓度是()mg/m3 。


A. 1   B. 2   C. 3  D. 4


标准答案:a


31、 甲醛的最高容许浓度是()mg/m3 。


A. 0.1  B. 0.5  C. 1.0  D. 1.5


标准答案:b


32、 硫化氢的爆炸极限是();最高容许浓度是()mg/m3 。


A. 4-76;1.0  B. 7-65;0.5  C. 7-65;25  D. 4-46;10


标准答案:d


33、 一氧化碳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是()mg/m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是()mg/m3。


A.20;30  B.10;20   C.6;10  D.1;6


标准答案:a


34、 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点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而发生的自然燃烧现象,叫做()。


A. 点燃  B. 闪燃  C. 自燃  D. 着火


标准答案:c


35、 乙炔银、乙炔铜、叠氮铅等物质受轻微震动即可能引起爆炸,这是()。


A. 简单分解爆炸  B. 复杂分解爆炸  C. 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D. 高感度爆炸


标准答案:a


36、 梯恩梯、黑索金等物质爆炸时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的氧由本身分解产生,这是()。


A. 简单分解爆炸  B. 复杂分解爆炸  C. 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D. 燃烧爆炸


标准答案:b


37、 在高压下容易产生分解爆炸的气体(如乙炔),当压力低于某数值时则不会发生分解爆炸,这时的压力称为分解爆炸的()。


A. 最高压力  B. 理论压力  C. 临界压力  D. 最低压力


标准答案:c


38、 目前采取的预防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主要控制措施是替代、()。


A. 变更工艺、中和、通风、个体防护和环境治理  B. 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保持卫生  C. 自动化、中和、通风、个体防护和保持卫生  D. 自动化、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环境治理


标准答案:b


39、 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

相关推荐:

2004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模拟试题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模拟试题

注册安全工程师2005考试大纲-考试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