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注安考试

09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内部试题(二)

发表日期:2011-05-04 07:14:38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16、某金矿“3.7”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2001年3月7日16时20分左右,某市金矿五坑发生特大CO中毒事故,造成10人死亡,21人中毒,直接经济损失61万元。经调查查证,这是一起CO中毒特大责任事故。


一、矿井概况


某市金矿系地方国营矿。生产能力为日采选矿石175吨,属国家中二企业。1994年,某镇岳渡村委在某市金矿矿区界外1300m、岳渡村南200m处开挖坑口(岳渡坑口)。同年,该村越界与某市金矿五坑口7中段打穿。在1997年小秦岭金矿区矿山治理整顿中,市矿山治理整顿指挥部责令某市金矿在岳渡村坑口内1000m处将巷道炸毁。1998年,岳渡村再次将坑口扒开,并于1999年又与某市金矿8中段打穿,造成义寺山金矿停产1个多月,后经市黄金办等单位协调,由岳渡村开采430~485m标高段的矿石,时间截止到2000年9月30日。期满后,因双方再次发生争执,于2000年11月,在市黄金局协调下,某市金矿与岳渡村就五坑口和日处理100吨矿石的选厂达成《抵押租赁合同》,合同规定由某市金矿为岳渡村提供5中段主运输巷道、主斜井和7中段平巷至10中段平巷区域之间(即标高455—350m)探采权。同时启用已关闭的非法坑口岳渡巷。岳渡村向某市金矿缴200万元,负担某市金矿98名职工工资及福利,时间至2001年11月10日。岳渡村因资金不足,又将坑口和选厂交村委主任马某某经营,马某某除履行合同规定条款外,还向岳渡村缴10万元。2000年11月15日,马某某又将上述区域采掘工程发包给山阳工程处(无法人资格)。


二、事故及抢救经过


2001年3月6日晚9点左右,某市金矿五坑口下井16名矿工。在五坑口8中段以上作业的12名工人,发现巷道内有少量烟气从岳渡巷方向漂来,受其影响,民工出现头晕体软,轻度中毒症状,随即返回地面,向民工队负责人王某某(事故中死亡)汇报了情况。其他4人在9中段工作,因风钻有足够新鲜风供应未受某影响。与此同时,井下电路跳闸,送不上电。王某某骑摩托车到岳渡口与马某某(岳渡村村民、负责看护岳渡坑口)一同进岳渡巷查找故障,发现巷道内约760m处坑木着火,顶板冒落,便立即组织马某某、窦某某等人灭火。经半小时扑救,将冒顶着火段外侧明火扑灭。3月7日上午民工队主管生产负责人樊某某(事故中死亡)到井下派完活后,带领民工谭某某(事故中死亡)从8中段前往岳渡巷查看火情。下午4时中班上班后,民工队另—管生产的负责人赵某某(事故中死亡)得知樊某某和谭某某查看火情后未返回地面,随后带领民工汪某某、谭某某、韩某某,史某某、廖某某(均在事故中死亡)下井到岳渡巷寻找樊某某和谭某某。至此岳渡巷内已进入8人,一直未返回。这一情况被井下绞车孙某某(事故中死亡)发现后,通过电话报告了在地面的王某某。王某某立即带领3名民工下井寻找。与此同时井下4点班工人上班途经岳渡巷与8中段之间的暗斜井时,鲍某某(民工,风钻手)CO中毒晕倒,当班工人马上用矿车把他送到地面。同时在井下展开抢救工作。3月7日下午4时30分左右,井下第—名CO中毒民工鲍某某被抢救出井。井下发生事故的消息被住在井口附近的民工得知,30余名民工救人心切,盲目入井开展抢救。同时,岳渡村五坑口负责人之一阎某某,一面派人到医院取氧气袋并请求救援,一面亲自开车到市消防队报警。17时50分左右,市医院急救中心两辆救护车,6名医护人员赶到五坑口,对CO中毒人员实施抢救。18时03分,市消防大队赶到现场,简单了解情况后于18时15分向110报警。同时,组织消防队官兵立即投入抢救工作。18时加分左右,20名CO中毒人员被抢救出洞口,随即被救护车送往医院抢救。其中4人死亡。其余16人经抢救脱险。市110报警服务台接报后,立即报告市委、市政府。18时50分左右,市四大班子领导和公安、劳动、黄金等职能部门相继赶到事故现场,立即制定紧急救护方案,对救护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遏制了民工盲目营救的混乱局面。随后。组织28名消防战士由1名民工带队分三组连环保险下井侦察。到达8中段平巷西段。未发现死亡人员和中毒民工。在这次侦察中,1名民工和4名消防人员CO中毒,被其他消防战士抢救返回地面,经抢救脱险。20点30分,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也赶到现场,听取现场抢救情况汇报后,因对井下情况不明,为避免伤亡事故扩大,立即决定任何人不得进入事故矿井。同时指示,调动市矿山救护队开展井下救护工作。市煤管局矿山救护队于3月7日23时左右接报后,救护队王副队长带领6名救护队员于3月8日凌晨2时30分赶到事故现场,救护队书记卢某和队长李某随后乘吉普车赶到。查看了图纸并听取矿工汇报后,于3时左右由王某带领全体救护队员入井侦察。在岳渡巷暗斜井处,平巷以东240m左右发现第一具尸体,再向东180m左右范围内相继发现5具尸体。随后,又向东侦察300m左右,未发现伤亡人员。<BR>救护队员下井后,岳渡村副主任严某找到某市金矿矿长王某,协商如何瞒报这起事故,最后达成一致意见。5时30分左右,王某和李某下井了解救护情况,途中王某向李某表达了这种请求。李某表示同意。并指示救护队员把6具尸体留在井下。救护队员将6具尸体移放到连接岳渡巷与8中段平巷的暗斜井绞车平台处。救护队员返回地面后,李某按照严某、王某的授意,向在现场的市领导汇报侦察情况时,隐瞒了井下发现6具尸体这一事实。为此,岳渡村多付救护队6000元。


问题:


1.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2.发生重大事故瞒报,我国法律有何规定?


标准答案:


1. ①和金矿五坑口相连的非法坑口岳渡巷起火产生大量的CO,造成人员中毒是直接原因;②盲目下井救人是事故扩大的直接原因;③安全知识教育欠缺是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2.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第十六条规定:“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县(市、区)、市(地、州)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时限立即上报,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并应当配合、协助事故调查,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事故调查。<BR>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违反前款规定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正职负责人给予降级的行政处分。”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二条规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撤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职、撤职的处分,对逃匿的处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BR>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17、×月×日14时7分,某发电厂与l号机组配套的锅炉发生了炉膛爆炸,造成死亡23人,重伤8人,轻伤16人;锅炉标高21米以下损坏情况自上而下趋于严重,冷灰斗向炉后侧塌倒呈开放性破口,侧墙与冷灰斗交界处撕裂水冷壁管31根,立柱不同程度扭曲,刚性梁拉裂;水冷壁管严重损坏,有66根开裂;炉右侧21米层以下刚性梁严重变形,三台碎渣机及喷射水泵等全部埋没在内。事故后,清除的灰渣堆容积为934立方米。停炉抢修132天。这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780万元。该锅炉是由美国ABB—CE公司制造的亚临界一次再热强制循环汽包炉,额定主蒸汽压力18.2兆帕,主蒸汽温度540℃,主蒸汽流量2008吨/时,锅炉于1989年制造,1991年10月30日投入试生产。事故前锅炉运行存在以下不正常情况:3月5日20时以后,为降低再热器管壁局部超温,四角布置的摆动式煤粉燃烧器由水平位置向下调至最大倾角位置,但再热器局部管壁温度仍经常出现大于640℃(壁温报警值为607℃)。3月6日以后,高温再热器管壁温度(第36点)仍超温,虽采取降低负荷至400兆瓦、加强吹灰和增大减温喷水量等措施,但吹灰的有效间隔时间越来越短,仍出现该管壁温度升至640℃以上,最高达662℃。3月9日开始,高温过热器管壁温度超过允许极限值(壁温报警温度为594℃),经常超过620℃,最高达640℃。3月10日事故前一小时内1号锅炉无较大操作。14时,机组带400兆瓦负荷稳定运行,主蒸汽压力15.22兆帕,主蒸汽温度513℃,再热蒸汽温度512℃,主蒸汽流量1154.6吨/时,炉膛压力维持在负0.09千帕,再热器管壁温度(第36点)为621℃,过热器管壁温度(第35点)为609℃。磨煤机A、C、D、E磨运行,B磨处于检修状态,F磨备用。CSS(协调控制系统)调节项目除风量在“手动”调节状态外,其余均投“自动”。锅炉在运行中于3月10日14时07分后,锅炉集控室值班人员听到一声闷响,MFT(主燃料切断保护)跳闸,切断燃料供给:运行人员手动紧急停运炉水循环泵B、C(此时A泵已自动跳闸)和停运两组送、引风机。事故发生时保护动作正确。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锅炉严重结渣。严重结渣造成的静载,加大了块焦渣下落的动载,致使冷灰斗局部失稳,导致侧墙与冷灰斗连接处的水冷壁管撕裂;裂口向炉内喷出的水、汽工质与落渣入水产生的水汽升温膨胀,使炉内压力大增,并使冷灰斗塌陷扩展;炉膛水冷壁的包角管先后断裂,喷出的工质容数量大增,炉膛压力陡升。在渣的静载、动载和工质迅速扩容的压力的共同作用下,造成锅炉21米以下严重破坏和现场人员重大伤亡。<BR>锅炉严重结渣和再热器、过热器局部管壁温度超温与锅炉炉膛结构设计、受热面布置不完善以及运行指导失当有直接关系,它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此外,电厂运行管理及上级领导部门管理指导方面也存在一些严重问题。


根据以上情形回答下列问题,1-4题为多选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错选、少选均不得分,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到题干括号内。


1.锅炉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发生事故,除紧急妥善处理外,应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


A.主管部门


B.公安部门


C.消防部门

相关推荐:

2004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模拟试题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模拟试题

注册安全工程师2005考试大纲-考试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