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注安考试

2010年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练习题(13)

发表日期:2011-05-04 07:08:09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案例9 某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某煤制气厂使用无烟煤生产煤气,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生产出的煤气主要成分为:


  测得某巡检工人在一个工作日8小时工作时间内,接触一氧化碳情况如下:


  1.请识别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参考答案


  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


  (1)生产性粉尘:煤尘、干灰。


  (2)有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物(燃烧完全为二氧化硫;燃烧不完全为硫化氢)。


  (3)物理有害因素:噪声、高温、热辐射。


  2.《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该项目为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还是一般职业病危害项目?为什么?


  参考答案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列为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其余为一般职业病危害项目:


  (1)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危害因素的。


  (2)可能产生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1985)中危害程度为“高度和极度危害”的化学物质(作为分级根据的6项指标:急性毒性、致癌性、最高容许浓度、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


  (3)可能产生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的。


  (4)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的。


  (5)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危害范围的。


  本项目含GB 5044—1985中列为高毒的一氧化碳、硫化物,所以该项目为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


  3.请计算该巡检工人该日8 h接触一氧化碳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该巡检工人该日8 h接触一氧化碳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略)

相关推荐:

2004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模拟试题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模拟试题

注册安全工程师2005考试大纲-考试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