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后应对其结果进行评价,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不足项、整改项和改进项,整改项是指( )。
A.不会对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B.在下次演练前予以纠正
C.策划小组负责人应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D.两个以上整改项也不会构成不足项
答案:B
2.以下关于事故应急救援文件的说明,( )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一级文件--预案说明应急管理政策、应急预案的目标、应急组织和责任等内容
B.二级文件--说明某个行动的目的和范围
C.三级文件--提示说明某个行动的注意事项
D.四级文件--应急行动的记录。如通讯记录、应急队员进出事故危险区的记录、向政府部门递交报告的记录等
答案:C
3.安全色的用途很广,下列情况( )是安全色的应用。
A.管道等涂以不同颜色
B.电线的颜色
C.氮气瓶上涂的黄色
D.紧急停止按钮的颜色
答案:D
4.站着不动、长期或经常重复地弯腰、躯干扭曲并倾斜的姿势、经常性重复地单腿支撑的姿势和手臂长时间前伸等姿势极易产生疲劳。其原因主要是( )。
A.动态作业 ( )
B.动作力量过大
C.动作幅度过大
D.静态作业
答案:D
5.在事故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中,一级要素"应急准备"不包括以下哪项二级要素( )。P121
A.应急资源的准备
B.应急人员教育、训练与演练
C.互助协议的签署
D.救援医疗与卫生
答案:D
6.在事故应急预案中,泄漏物控制属于( )要素。
A.应急响应
B.现场恢复
C.应急策划
D.应急准备
答案:B
7.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 )而引起的疾病。
A.粉尘
B.放射性物质
C.除A、B外的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D.以上都正确
答案:D
8.苯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作用主要为( )的损害。
A.呼吸系统
B.造血功能
C.消化系统
D.排泄系统
答案:B
9.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 )。
A.物质的理化性质及其数量
B.危险物质的数量
C.物质的理化性质
D.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答案:D
10.在下列工厂防尘措施中,最后考虑( )。
A.佩戴防尘口罩
B.采用湿式作业
C.安装除尘器系统
D.经济、可行时改革工艺,减少粉尘产生
答案: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