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B.事故树分析法
C.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
2.《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 )临界量的单元。
A.种类等于
B.数量等于或超过
C.种类等于或超过
D.数量等于
3.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我国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分为( )。
A.市(地)、省(区、市)和国家三级
B.县(市)、市(地)、省(区、市)和国家四级
C.乡镇、县(市)、市(地)和省(区、市)四级
D.县(市)、市(地)和省(区、市)三级
4.重大危险源控制的( )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
A.目的
B.意义
C.依据
D.作用
5.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实施时间是( )。
A.2001年4月1日
B.2001年1月1日
C.2001年12月1日
D.2002年12月31日
6.对于毒性物质,其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主要取决与4个参数:1)毒性等级;2)物质的状态;3)气味;4)重度。物质危险性的最大分值定为( )。
A.10分
B.100分
C.1000分
D.10000分
7.事故预警的主要任务是对事故征兆进行监测、识别、( ),并及时进行报警,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矫正、预防与控制。
A.评价和预防
B.诊断和评价
C.管理和评价
D.监测和评价
8.在事故的四级预警中,I级预警通常用( )色表示。
A.红色
B.橙色
C.黄色
D.蓝色
9.( )是预警的落脚点。
A.控制
B.预防
C.检测
D.分析
10.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这是我们事故应急救援的( )。
A.方针
B.结果
C.方案
D.总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