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工伤保险

夯实基础管理是做好工伤保险工作的前提

发表日期:2011-05-03 19:24:24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工伤保险工作是近年来新开展的一项业务,也是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现有工伤职工452人,其中老工伤389人、职业病46人、新工伤17人。几年来在集团公司社保部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以及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我社服分中心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公司工伤保险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道路。我们先后建立健全了工伤事故速报、安委会评审、资料申报审核等各项管理制度,摸清了老工伤人员及工亡遗属的底数,对老工伤档案、工伤遗属的相关资料进行全面清理,掌握了基本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工伤保险管理水平、促进其科学有序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面就我公司工伤保险管理情况做简单汇报:
    一、加强基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做好工伤保险工作,健全和完善制度是前提。根据国家《工伤保险条例》、集团公司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先后制定了《中铁一局四公司工伤保险管理实施细则》及《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工伤保险管理办法》等文件,对费用的征缴、事故的速报、事故性质的确认、资料的收集上报、工伤鉴定程序、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责都做了明确细致的规定,条理清楚,便于操作,进一步细化了职能分工和办事流程,处理部门、人员责任明确,确保工伤事故发生后工作程序的畅通,提高了工作效率。
    2、对老工伤档案进行全面清理。
    我们坚持工伤保险以夯实基础管理、规范运作为重点,加强经办工作的基础建设,理顺经办流程,切实把经办工作建立在高效规范的基础之上,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深刻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工伤保险经办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运作。
    四公司成立四十几年来,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以及工作的流动性,工伤事故发生频率较高,同时由于分管部门不断变化调整,人员不断更换,加上年代久远,资料的收集难度很大。致使工伤保险管理工作无法规范运作。但是工伤档案的建立直接关系到工伤职工的切身利益,是工伤保险管理的基础,根据集团公司中铁一社保(2006)55号《关于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行省级统筹管理的通知》精神,我们对公司历年陈旧工伤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清理清查,共清理电子档案593份,其中文书档案435份。2008年4月,集团公司社保部下发中铁一社保(2008)161号文件,转发《关于老工伤人员相关待遇逐步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我们以此为契机,对全公司435名工伤职工,根据文件要求收集照片、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资料。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对基地居住、和外地居住人员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基地居住的工伤职工我们采取公告形式将文件张贴告知大家,收集资料,对外地居住的工伤职工以信件形式通知收集资料,累计发出信件300余封,经过多方努力,圆满完成了此项工作,为工伤职工的待遇进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先后建立了《老工伤职工花名册》《职业病职工花名册》《历年工伤、职业病人员医药费报销台帐》《收文登记簿》《发文登记簿》等相关基础资料。
    3、加大工伤保险知识的宣传力度。
    几年来,公司在加强老工伤管理的基础上,在工伤事故的预防和工伤保险知识的宣传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进一步加强工伤事故的预防、加大工伤保险知识的普及力度,方便广大职工了解和掌握社会保险知识,增强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和提高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自觉性,结合公司实际,经过几个月的收集、整理和编撰,编写了一部便于携带和阅读且通俗易懂的《社会保险基本知识》简明读本。内容包括养老、失业、工伤、医疗、和生育保险等基本知识,使职工能清楚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交纳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费,缴纳的比例及如何享受各种保险待遇。让职工明白为什么要参加工伤保险,什么情况可以算工伤,工伤如何认定,如何上报、上报的时效及上报所需的资料、由那个部门负责及发生工伤后如何应对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同时,把集团公司编写的《工伤保险手册》和四公司的《社会保险基本知识》简明读本下发到各个项目经理部,达到人手一册,并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增强了职工的维权意识,激发了广大职工学习社保知识,宣传社保政策的热情。由于政策宣传到位,公司近两年发生的工伤事故,都能在规定时效内上报集团公司,有效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和企业的利益。
    4、工亡职工遗属的管理。
    四公司从过去的肩挑背扛走到今天的现代化施工,历经了四十多年的坎坷和磨难,由于以前事故发生频率高,遗留的工亡职工遗属人员较多,因此对工亡职工遗属的管理也是工伤保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司现有工亡职工遗属94户,共计101人,年龄从几岁到八、九十岁不等,每年都有失去供养条件和由于年龄大因病去世的,因此工亡职工遗属的生存核查就是管理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及时掌握他们的生存状况,按时发放遗属抚恤金,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同时又要避免工伤保险基金的流失。但工亡遗属居住分散,几乎分布全国各地,由于人力有限,我们从2006年起基本上采取书信调查的方式。每年对每一户遗属都发放《工亡职工遗属生活费发放外调表》,要求遗属在填好表中内容后到所居住的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或村、乡政府盖章并由其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出具户籍证明,同时附户口复印件和身份证复印件,作为来年继续享受遗属抚恤金的依据,并存入工亡遗属档案。通过大量细致的调查工作,2006年清理失去供养条件的遗属10名;2008年清理失去供养遗属4名,2009年清理失去供养遗属2名,今年,此项工作正在开展,大部分的外调资料已收回,对部分未回信的遗属发出第二份调查表,进一步核实其生存状况。
    通过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建立,对工伤职工原始资料的全面掌握,使各项经办工作开展得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基本做到了工伤保险体系完整化、服务内容规范化、基础管理程序化。
    二、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做好工伤保险管理工作。
    1、我们始终将工伤保险管理工作作为进一步加强社保管理、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保障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为认真贯彻和落实《工伤保险条例》,进一步提高工伤管理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按规定有效开展工伤管理工作,我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认真负责的同时,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增强业务素质和能力,对以前发生的老工伤加强管理,对新发生的工伤及时给予分析总结,注重把握细节,针对不同情况在遵守《条例》的前提下,区别对待,有理有节,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利益和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工作中我们一贯坚持为职工提供优质服务,推行文明用语,对来访职工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坚信“一杯热茶、一张笑脸”可能将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同时非常注重加强经办工作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学习提高,对各种典型案例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分析,不定期派员外出参加业务培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使工作人员的思想和工作实践更加贴近经办工作发展要求。
    2、奔赴现场、用事实说话,及时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工作原则。公司某项目经理部职工王××在工作中,不慎从桥墩掉下摔伤后,致使其高位截瘫。我们及时按照工伤管理办法,快报集团公司社保部。及时派人前往医院(北京)看望,为了尽快落实工伤认定,先后到工地现场了解情况,询问知情人,到医院帮助服务,等待检查结果,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工伤职工做到倾力关怀,认定事实,力争做到公正公平,为工伤职工赢得合法权益。同时针对王××伤情,公司领导十分关心,多方寻求治疗方案,但高位截瘫病人的治疗是世界性难题。世界各国均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传统治疗常用的方法有手术、药物、康复训练,针灸等等,但这些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神经再生的问题。经多方咨询、了解,认为神经干细胞移植是20世纪医学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成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新的方法。可以为高位截瘫病人的治愈带来希望。因此在多方比较、研究后决定为其进行干细胞移植手术为其治疗,使其早日康复,恢复健康。
    工伤患者李××在施工爆破中,不慎将眼睛灼伤双目失明,在北京同仁医院接受治疗,为使伤者更好接受治疗,并切实了解李××的康复情况,先后多次到北京同仁医院与主治医生交谈了解其治疗情况并与其本人和家属沟通,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对于他们面对的实际困难,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妥善解决,如李××提出的分房要求,公司领导十分关心,特别是对其因工受伤致使双目失明后个人生活造成多有不便的实际困难,多次上会协调研究解决方案,最终决定在秦跃小区的4号楼5单元一楼为其分配一套二室一厅的住房,李××的父母和本人对此十分满意。
    3、我们将伤残等级鉴定作为维护伤残职工切身利益的关键来抓。来鉴定的工伤职工,由于伤病身体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行走障碍或其他障碍,在自身去鉴定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而如何帮助这些职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我们本着人文关怀的原则,提供交通工具,全程工作人员陪同进行伤残等级鉴定,遇到什么问题就及时解决,千方百计使伤残职工的伤残等级公正公平,收到了工伤职工的好评,也受到其他单位工伤职工的赞赏。他们说:看看人家铁一局,对工伤职工多关心,来鉴定还有人员陪同。
    对于历年产生的老工伤职工要求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和提出其他要求的,我们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原则,做好政策解释和安抚工作,将矛盾化解在萌芽初期,同时也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帮助,解决其生活困难。
    目前,“强化基础工作、规范目标管理、依法热情服务”的工作模式已经在我们社服分中心落地生根。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国家、陕西省和集团公司社保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坚持“强化基础工作、规范目标管理、依法热情服务”的工作宗旨,通过实行目标规范化管理,尽快实现工伤保险经办管理服务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广泛宣传《工伤保险条例》,使工伤保险工作深入人心;进一步做好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及时掌握工伤职工情况,完善工伤处理程序,做好审核认定及支付服务工作。使我中心工伤保险管理工作达到目标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努力实现工伤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公司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关推荐:

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哪些内容?

工作一天就受伤 没签协议照补偿

臂断异乡的维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