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工伤保险

在单位用餐时摔伤的,是否是工伤?——上海栋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诉上海市黄浦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案

发表日期:2011-05-03 19:24:16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本案案情:
上诉人(原审原告):上海栋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北京东路465号5楼。
法定代表人:李萍,上海栋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方家霖,上海市中广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上海市黄浦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住所地上海市延安东路300号。
法定代表人:成康,上海市黄浦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委托代理人:徐雅琴,女,上海市黄浦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
委托代理人:任伟峰,男,上海市黄浦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
第三人:吴青,女,1975年5月17日出生,汉族,无业,住上海市浦东新区其昌栈许家厅28号201室。
委托代理人:吴滨,上海市汇达丰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徐强,上海市汇达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上海栋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栋原公司)因工伤认定一案,不服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2004)黄行初字第66号行政判决,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原审法院查明:吴青原系栋原公司员工,2003年8月8日中午吴青在单位用餐后放置餐具过程中,因地面污渍而摔倒,2003年8月12日吴青经外滩地段医院诊断为尾骶椎挫伤。2003年11月18日上海市黄浦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向黄浦劳动社会保障局发出《提请工伤认定函》,要求对吴青是否工伤作出认定,黄浦劳动社会保障局在接受委托后,向栋原公司了解情况,并于2003年12月3日作出沪黄劳认结(2003)字第38号工伤认定,认定吴青于2003年8月8日发生的事故系工伤。此后黄浦劳动社会保障局通过邮寄方式向栋原公司和吴青送达工伤认定结论书,送达栋原公司的邮件逾期退回,栋原公司未收到黄浦劳动社会保障局的工伤认定结论书。2004年5月9日栋原公司在与吴青的民事诉讼中获知黄浦劳动社会保障局作出上述工伤认定,遂于同年5月26日向原审法院起诉,要求撤销黄浦劳动社会保障局作出的沪黄劳认结(2003)字第38号工伤认定。
    原审法院认为:黄浦劳动社会保障局具有作出工伤认定的法定职权。黄浦劳动社会保障局认定吴青于2003年8月8日中午在单位就餐后因单位的不安全因素而摔倒受伤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黄浦劳动社会保障局在行政执法程序方面虽有不足之处,但尚不足以影响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遂判决:维持黄浦劳动社会保障局2003年12月3日作出的沪黄劳认结(2003)字第38号工伤认定结论的具体行政行为。判决后,栋原公司不服,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人栋原公司上诉称:被上诉人黄浦劳动社会保障局作出工伤认定所依据的证据材料不合法、不真实,且证据之间相互矛盾,被上诉人认定事实不清。被上诉人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错误,原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审判决及被诉具体行政行为。
    被上诉人黄浦劳动社会保障局辩称:被上诉人提供的证据材料真实合法,有关的病史材料是上诉人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提供,再由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提供给被上诉人的。被上诉人依据有关证据材料作出的工伤认定,证据充分、执法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审判决及被诉具体行政行为。
    第三人吴青述称:同意被上诉人的意见,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被上诉人黄浦劳动社会保障局在一审中向法庭提供了以下事实证据:1、2003年8月12日上海市黄浦区外滩地段医院(以下简称外滩地段医院)的第三人吴青就医诊断材料两页,证明吴青于2003年8月8日摔伤,诊断结论为尾骶椎挫伤;2、2003年8月30日上诉人栋原公司向上海市黄浦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的答辩词,证明吴青2003年8月8日在单位厨房滑倒的事实;3、2003年8月31日栋原公司财务李丽华的陈述笔录,证明吴青2003年8月8日在单位厨房滑倒的事实;4、吴青本人陈述笔录,证明其2003年8月8日在单位厨房滑倒的事实;5、浦东新区洋泾地段医院(以下简称洋泾地段医院)诊断证明两页,证明吴青经诊断为尾骨骨裂。二审中,被上诉人仍以上述证据证明其作出的工伤认定合法。上诉人对被上诉人提供的证据提出异议:外滩地段医院和洋泾地段医院的诊断结论不同,被上诉人提供的证据之间互相矛盾,证据不具有真实性;而且,外滩地段医院的诊断材料系复印件,没有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加盖医院公章。被上诉人发表如下质辩意见:被上诉人作出工伤认定是根据初次的诊断结论即证据1外滩地段医院的诊断材料,该材料复印件与原件一致,无须加盖公章;洋泾地段医院的诊断材料是由吴青向被上诉人提供的。
    一审中上诉人栋原公司向法庭提供了以下证据材料:1、外滩地段医院放射科负责人调查笔录;2、外滩地段医院副院长调查笔录;3、仁济医院放射科副主任调查笔录;4、CT检查取片凭证及病历册两页;5、外滩地段医院吴青的病历卡病史记录,内容是结构无异常改变;6、借X片凭证;7、特快专递;8、民事诉状;9、劳动争议仲裁决定书。第三人吴青提供了以下证据材料: 1、洋泾地段医院病历;2、工伤鉴定结论书;3、工伤认定结论书;4、仁济医院病历;5、挂号信退还证明。
    经庭审举证、质证,二审法院认为:被上诉人提供的证据真实合法,与本案待证事实具有关联性,本院予以采信。其中证据1外滩地段医院的就医诊断材料虽为复印件,但能够证明第三人经外滩地段医院诊断为受伤的事实,行政诉讼规则并不排斥复印件作为证据的效力;上诉人提交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并不适用于对证据效力的认定。上诉人及第三人向法庭提供的证据材料与本案待证事实不具有关联性,本院不予采信。根据被上诉人提供的有效证据,原审法院认定的事实清楚,本院予以确认。


本案判决: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上诉人黄浦劳动社会保障局具有作出工伤认定的职权。被上诉人接受工伤认定委托后,根据外滩地段医院诊断材料以及第三人吴青、上诉人栋原公司财务李丽华的陈述笔录等证据材料,认定吴青在2003年8月8日中午在单位(栋原公司)用餐时,由于不安全因素而滑倒受伤,被上诉人认定事实清楚。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八条第(四)项的规定,职工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现吴青发生的情形符合该条规定,被上诉人据此认定吴青为工伤,适用法律正确。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沪劳保福发(2003)35号《关于本市工伤认定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接受有关部门的委托进行工伤认定;本案被上诉人接受上海市黄浦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委托,对吴青是否构成工伤进行调查,并作出《工伤认定结论书》,随后通过邮寄的方式向当事人各方送达《工伤认定结论书》,被上诉人执法程序并无不当。被上诉人寄送上诉人栋原公司的邮件逾期退回,被上诉人并未采取其他有效途径积极送达,工作上存在瑕疵,但该瑕疵并不足以撤销具体行政行为。被上诉人作出的工伤认定合法,可予维持。上诉人栋原公司认为被上诉人提供的证据之间相互矛盾,认定事实不清;《关于本市工伤认定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第五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初次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被上诉人根据吴青第一次就医诊断材料即外滩地段医院的诊断结论,认定吴青受伤的事实,证据充分、事实清楚,被上诉人并未以洋泾地段医院的诊断材料作为认定吴青受伤的依据,故被上诉人证据之间不存在相互矛盾,认定事实不清的情形。综上,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及理由,缺乏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原审判决并无不当。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例评析:
    本案是因上海栋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不服上海市黄浦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而向人民法院起起的诉讼。上海栋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职工吴青在单位用餐后因为地面污渍而摔倒受伤,对于这一事实是没有争议的。但是上海栋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认为上海市黄浦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作出工伤认定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案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职工在本单位用餐时摔伤的,能否认定为工伤?
    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时必须审核职工是否是在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受到的伤害,即职工必须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为工作原因而受伤的,才能认定为工伤。本案中,吴青受伤的时间是单位的就餐时间,受伤的地点是单位厨房。职工用餐是否属于因为工作原因呢?《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8条规定了各种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立法宗旨以及规定的工伤范围可以看出该法对“工作时间”、“工作范围”、“工作原因”是作扩大解释的。职工的“工作时间”不仅指其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还包括职工上下班途中的时间、因公外出期间的时间、工作中短暂的休息时间等;“工作场所”也不仅指其从事本职工作的场所,还包括单位内公共场所,如公用通道、食堂、厕所等;职工因“工作原因”而受到的伤害不仅限于其本职工作,还包括为工作而作的准备活动以及工作中因为生理需要而为的行为等等,这些与工作相关的行为都应认定因为“工作原因”。据此,吴青在本单位就餐后,因为地面污渍而在厨房内摔倒受伤是符合《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8条第4项的规定:职工“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二、劳动行政部门是否可以接受有关部门的委托进行工伤认定?
    根据劳动部办公厅1996年2月13日颁布的劳办发[1996]28号《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中第2条的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问题发生争议,当事人可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的社会保险行政机构申诉,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劳动行政部门的社会保险行政机构处理的,当事人对其认定结论不服时,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只要符合受理条件,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并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以下简称《办案规则》)的有关规定委托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的社会保险行政机构进行认定,然后依据认定结论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此外,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沪劳保福发(2003)35号《关于本市工伤认定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第15条第1款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接受有关部门的委托进行工伤认定。”因此,本案中上海市黄浦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是可以接受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委托作出工伤认定结论的。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劳动行政部门是接受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委托,但是仍然需要依照工伤保险法律规定的相关程序作出工伤认定结论,其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必须向用人单位和职工送达。用人单位或职工对该结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三、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哪些材料进行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的申请人在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时,必须提交一些材料。根据这些材料劳动行政部门才能作出工伤认定。申请人在申请时需要提交哪些材料呢?《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11条第2款对此作出了规定:“认定工伤应当根据以下资料:(一)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二)指定医院或医疗机构初次治疗工伤的诊断书和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属于轻伤无需到医院治疗的,由企业医生开具工伤诊断书;(三)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者劳动行政部门根据职工的申请进行调查的工伤报告。”而有些地方的规范性文件对此规定得更为详细,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沪劳保福发(2003)35号《关于本市工伤认定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第5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职工本人身份证明;(三)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四)初次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职工本人无法申请、由其直系亲属或者工会组织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应同时提交申请人身份证明及申请人与伤亡职工关系的证明。”该法第6条又规定:“有下列情形之—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除提供第五条要求的材料外,还应当同时提交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据材料:(一)属于交通事故的,提交公安交警管理部门确定的事故责任结论证明; (二)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活动的,提交市民政、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三)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提交伤残证件及指定医院的旧伤复发诊断证明;(四)因公外出期间失踪的,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证明;(五)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出具的证明;(六)特殊情况需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劳动行政部门必须在对以上材料综合审核的基础上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四、法律对工伤认定结论的送达有何要求?
    劳动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后必须把结论送达给用人单位和职工。用人单位和职工对工伤认定结论享有知情权,只有在得知工伤结论的基础上,用人单位和职工才能确定对工伤认定结论是否存在争议以及是否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劳动行政部门必须将工伤认定的结论告知用人单位和职工。为此《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和《工伤保险条例》都规定了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在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后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本案中,上海市黄浦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工伤认定结论书》后通过邮寄的方式向当事人各方送达《工伤认定结论书》,但寄送给上海栋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邮件逾期退回。此时,上海市黄浦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应当采取其他有效途径积极送达。其怠于行使职权的行为表明工作上存在瑕疵,但该瑕疵并不足以撤销具体行政行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断定吴青受到的伤害应当认定为工伤,上海市黄浦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工伤认定结论书》证据充分、事实清楚,两级法院的维持判决是正确的。

相关推荐:

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哪些内容?

工作一天就受伤 没签协议照补偿

臂断异乡的维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