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生产安全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两大类。下列行为或原因导致的事故,可认定为非责任事故的是( )。
A.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导致的事故 B.违法行为导致的事故
C.违反规程的行为导致的事故 D.无法预测的原因导致的事故
66.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 1986),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因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价值和处理事故所支出的费用合计。
下列损失或费用中,不能列入直接经济损失的是( )。
A.人身伤亡及善后所支出的费用 B.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C.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D.恢复生产所支出的费用
6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划分生产安全事故等级的主要依据是人员伤亡或( )。
A.直接经济损失 B.间接经济损失 C.社会影响范围 D.环境破坏程度
68.发生事故后,作为不同的事故报告主体应当履行各自的报告义务。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 )报告。
A.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事故发生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
C.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事故发生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69.事故报告后出现新的情况,事故发生单位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续报、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及
时补报。
A.10 B.15 C.30 D.60
70.常用的职业卫生统计指标有发病(中毒)率、患病率、病死率和( )。
A.职业病普查率 B.疑似职业病发生率 C.粗死亡率 D.职业卫生合格率
二、多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71.下列对生产场所的液氨储罐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正确的包括( )。
A.液氨储罐是危险源 B.液氨储罐接地装置断开是事故隐患
C.液氨储罐存在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D.液氨储罐存在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E.液氨储罐发生的事故类型只有火灾事故
72.呼吸防护用品是用于预防职业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其作用是阻止粉尘、有毒有 害气体、微生物吸入人体。下列有关呼吸防护用品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使用便携式呼吸器应进行专门的培训 B.不能单独使用逃生型呼吸器进入有害环境作业
C.进入爆炸性环境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D.进入爆炸性环境应佩戴负压式空气呼吸器
E.使用前应检查呼吸防护装备过滤元件的适用性
73.提升新从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是遏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风险行业事故多发势头的有效措施之一。新从业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中,
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包括( )。
A.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B.相关事故案例 C.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D.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卫生事项 E.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
74.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号)的规定,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培训内容应包括(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