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安全生产月

把安全月办成教训交流月如何?

发表日期:2011-05-03 21:41:59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把每年的安全月办成事故教训交流月,对过去12个月的生产安全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总结,兴许是预防“安全月疲劳”,防止形式主义,避免劳民伤财的好措施。所谓科学分析和总结,就是既要总结行之有效的好作法,更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不忌讳“走麦城”的教训,把教训转化成公共财富,让全社会共享。


  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的《2006年核技术评议报告》指出:“核电厂运行经验的国际交流,以及广泛宣传‘汲取的经验教训’,是保持和加强核电厂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运行经验的收集、共享和分析,均是至关重要的安全管理要素。”笔者所在中核集团821厂,几十年来就是坚持这一安全管理理念,才保证了安全。报载,日本有家名企业,每年都要召开一个“教训交流会”,由企业管理人员坦率真诚地讲出自己因为判断、决策失误等造成企业损失的种种教训,让与会者引以为戒。通过召开“教训交流会”,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企业少走许多弯路,从而不断发展壮大。


  我国在事故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四不放过”原则,实质上就是为了把教训转化为财富,与“教训交流会”有异曲同工之妙。摈弃报喜不报忧的错误做法,认真总结事故教训,并毫不掩饰地互相交流,可以促使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从别人的事故中学会避免事故;可以警示他人,少走弯路,不发生同类事故。好处多多。


  可惜的是,“真经”不易学,许多单位开大会喜欢讲“经验”,不愿谈“教训”,即使讲,也只是“蜻蜒点水”。听别人的教训,好像与自己无关,是别人的“专利”,就当作耳旁风。所以,同类事故总是反复发生。实际上,无论事故是不是本单位的,其教训都有可借鉴性。


  例如,2003年安徽芦岭煤矿发生“5·<?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13瓦斯爆炸事故,86人死亡。媒体评论说,以我国目前的瓦斯防治水平,国有大型煤矿完全具备避免瓦斯爆炸的技术和能力;而且,该矿头年4月就曾经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3人死亡。如果该矿能够真正从那次事故中吸取教训,把瓦斯防范等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值得注意的是,“5·13事故之前不久,有媒体曾以《安徽芦岭煤矿自查不手软》为题,介绍该矿安全管理经验,但对头年4月的事故只字不提。不料仅隔一个多月,就发生“5·13特大事故。


  又如,年底吹冲锋号,为完成甚至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而冲刺,结果导致事故发生,造成重大损失,这样的教训,也反复验证。但是,许多单位偏要将此“进行到底”,每年11月开始,就进入事故“旺季”。最典型的当数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了。该矿20041128矿难死亡166人,而在11

相关推荐:

“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有调整“安全生产万里行”等

2010年柳州市地震局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赣榆县教育局“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