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肖某为某企业的员工,<?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此次交通事故造成肖某严重受伤,身体自腰部以下瘫痪,全家为了给肖某治疗已经是负债累累。事故发生后不久,肖某亲属要求单位申报工伤,但因为单位没有为肖某缴纳工伤保险费,所以一直没有为肖某申报工伤。无奈之下,肖某亲属自行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经过了两个月的等待,劳动局作为了认定结论,以肖某无证驾驶,构成违法为由,认定为非工伤。肖某对劳动部门的认定结论不服,向同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同级人民政府经过复议维持了劳动部门作出的不予认定决定。肖某一家为了讨个说法,从此走上了漫漫的诉讼之路。
[专家解析]在交通事故引发的诸多工伤案件中,对于无证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是否应当认定为工伤的争议一直比较激烈,各地劳动保障部门的态度也不一致。
无证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应当认定为工伤,争议的焦点在于无证驾驶行为是否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因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明确规定,职工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导致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导致对于无证驾驶是否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的争论,最直接的原因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此类行为的规定完全不同。
肖某的交通事故发生于
有人援引《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的规定,认为无证驾驶行为属于违法治安管理行为。其理由是,该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未取得驾驶证驾驶机动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处以罚款,并可并处拘留,而罚款和拘留都是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之一,所以无证驾驶的行为应当属于违法治安管理行为。对此,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首先,《治安管理处罚法》颁布于《道路交通安全法》之后,同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是在适用时,应遵守“新法优于旧法”的法律适用原则,因此,对无证驾驶行为的认定,应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其次,行政处罚的范围很广,许多行政机关有具有行政处罚权,例如工商、税务、公安等机关。治安处罚只是行政处罚的一种,但并非任何行政处罚都可以成为治安处罚。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的罚款、拘留的处罚只能认定为行政处罚,而不能认定为治安处罚。
最后,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交通管理部门无权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决定。
综上,笔者认为,对于肖某因无证驾驶行为导致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予以认定为工伤。
随附法律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醉酒导致伤亡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第二十七条 违反交通管理,有下列第一项至第六项行为之一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有第七项至第十一
项行为之一的, 处五十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一)挪用、转借机动车辆牌证或者驾驶证的;
(二)无驾驶证的人、醉酒的人驾驶机动车辆,或者把机动车辆交给无驾驶证的人驾驶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对《关于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违章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的请示》的复函
(
辽宁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你室《关于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违章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的请示》(以下简称《请示》)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附:辽宁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违章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的请示
(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我省大连市在审理有关工伤认定的复议案件过程中,对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违章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问题认识不一致。一种意见认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只要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就应当认定为工伤,不需要考虑职工是否违章。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虽然《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明确了认定工伤的七种行为,但同时受到第十六条规定的限制。虽然职工是在上下班途中,但因其违反交通规则,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情形,因此不能认定为工伤。
以上哪种意见为妥,请予明示。
相关推荐: